[发明专利]外用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2904.0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8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黄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9 | 分类号: | A61K36/889;A61K36/896;A61K47/06;A61P17/00;A61K9/06;A61K31/045;A61K31/375;A61K35/413;A61K35/6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徽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5 | 代理人: | 卢杏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用药 河豚鱼肝油 制备 栀子 慢性皮肤病 复合配方 河豚毒素 皮肤顽疾 人工牛黄 外伤感染 治疗效果 乳香 维生素C 黄连 冰片 臣药 甘草 黄柏 黄苓 基质 没药 血竭 载药 佐药 外伤 搭配 应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外用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外用药组合物的原料组分包括:河豚鱼肝油、人工牛黄、黄苓、黄连、黄柏、栀子、血竭、没药、乳香、甘草、冰片以及维生素C。该外用药组合物将含有河豚毒素的河豚鱼肝油作为载药的基质,搭配“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等混合制成复合配方的外用药。该外用药对各种慢性皮肤病、外伤及外伤感染、久治不愈的皮肤顽疾都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用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进步,各类水产或者新的食物品种也开始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在2016年9月5日,农业部办公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这使得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这些河豚品种可以被端上消费者的餐桌,作为食物被食用。
伴随着河豚市场的开放,人工养殖河豚鱼产业会有快速的发展。这些河豚鱼产业的发展,会极大的增加河豚鱼内脏废弃物。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些废弃物中的有益成分,实现循环经济和多层次的产业利用是现今非常重要的产业发展目标。例如,河豚鱼肝占整个鱼体重量的六分之一之多,肝油含量达到60%—65%。这些河豚鱼内脏废弃物将会带来非常充足的河豚鱼肝供应。
从河豚鱼肝中提取的河豚鱼肝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局部应用可加速皮肤缺损部位上皮的形成,油性物质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细菌入侵感染。
而且,河豚鱼肝中富集了河豚毒素,其被大量临床案例证明小剂量使用可以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例如,早在古代《中华本草》中就已提及河豚鱼肝油外用涂敷有消肿解毒、散结镇痛的功能。
而且我国最早在八十年代就有河豚鱼油应用于临床治疗骨髓炎、结核性慢性窦道、经久不愈的溃疡创面、灼伤创面的记载,推测其具有抑菌消炎,促进局部血运的作用。
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河豚鱼肝油的应用虽然偶有报道,但是通常都是单独内服或者外用以探究其功效,并未提供一种与其他多种组分配伍使用的技术方案,难以真正有效的发挥河豚鱼肝油的功效和生物活性,综合利用水平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用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河豚毒素或者河豚鱼肝油利用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充分发挥其生物活性,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外用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外用药组合物的原料组分包括:河豚鱼肝油、人工牛黄、黄苓、黄连、黄柏、栀子、血竭、没药、乳香、甘草、冰片以及维生素C。
可选地,所述外用药组合物的剂型包括栓剂、油膏剂、乳剂、糊剂、贴剂以及气雾剂。
可选地,所述河豚鱼肝油中含有4-12ppm的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
可选地,按重量份计算,所述外用药组合物的原料组分包括:
可选地,按重量份计算,所述外用药组合物的原料组分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一种复方河豚鱼肝油油膏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粉碎固体药物,形成药物粉末,所述固体药物包括人工牛黄、黄苓、黄连、黄柏、栀子、血竭、没药、乳香以及甘草;
在配制容器内加入油性物质并升温到预设的第一温度,以熔化所述油性物质,所述油性物质包括凡士林和羊毛脂;
在搅拌条件下,向所述熔化后的油性物质加入所述药物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29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