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智能合约的信用数据上链方法及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6985.0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2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吉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艾摩瑞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F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验 信用数据 智能 上链 查询请求 客户端 触发 应用智能 客户 发送 身份 客户端公钥 查询响应 链节点 区块 申请 可信 | ||
本申请公开了应用智能合约的信用数据上链方法及其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区块链节点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信用数据上链请求;触发校验智能合约,所述校验智能合约对所述第一客户端的身份进行校验;接收第二客户端的所述信用数据的查询请求;触发校验智能合约,所述校验智能合约对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身份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后,发送所述信用数据查询请求给所述第一客户端,所述信用数据查询请求中包括第二客户端公钥;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信用数据查询响应;触发校验智能合约,所述校验智能合约对所述第一客户端的身份进行校验。本申请能够将信用数据上链,公开可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智能合约的信用数据上链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区块链技术是基于去中心化的对等网络,用开源软件把密码学原理、时序数据和共识机制相结合,来保障分布式数据库中各节点的连贯和持续,使信息能即时验证、可追溯,但难以篡改和无法屏蔽,从而创造了一套隐私、高效、安全的共享价值体系。
现有的信用平台(例如,支付信用、微信信用)都是采用中心化的数据库,保存了信用数据等内容;然而,信用平台的数据库,存在着数据被篡改、数据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且信用的运营平台修改某商品的信用展示数量。尤其对一些规模不大的信用平台,信用数据安全性和真实性都得不到保证:而商品或者服务的信用展示的数量不真实,不具有参考价值,从而可能会对用户产生误导,也影响用户的体验。
因此,如何基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可信的方式,将信用平台的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应用智能合约的信用数据上链方法及其设备,能够让信用的数据上链,使得链上的信用数据可信,公开透明。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应用智能合约的信用数据上链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区块链节点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信用数据上链请求,所述信用数据上链请求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公钥加密的信用数据;
触发校验智能合约,所述校验智能合约对所述第一客户端的身份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后,执行所述信用数据的上链流程;
所述区块链节点接收第二客户端的所述信用数据的查询请求;
触发校验智能合约,所述校验智能合约对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身份进行校验;
校验通过后,所述区块链节点发送所述信用数据查询请求给所述第一客户端,所述信用数据查询请求中包括第二客户端公钥,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用所述第二客户端公钥对所述信用数据加密;
所述区块链节点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信用数据查询响应,所述信用数据查询响应包括第二客户端公钥加密的信用数据;
触发校验智能合约,所述校验智能合约对所述第一客户端的身份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后,将所述第二客户端公钥加密的所述信用数据执行上链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区块链节点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信用数据查询请求;
所述区块链节点发送信用数据查询响应给所述第二客户端,所述信用数据查询响应包括第二客户端公钥加密的信用数据,以便于所述第二客户端用自身私钥对所述第二客户端公钥加密的信用数据进行解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用数据包括信用时间、信用内容以及信用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客户端用自身公钥对所述信用数据加密,具体为:所述第一客户端用自身公钥对所述信用数据进行预设比例的加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艾摩瑞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艾摩瑞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6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