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叶片制造工艺中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8026.6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1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褚景春;袁凌;李沛欣;刘伟超;周文明;闫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F24F5/00;H05B1/02;H05B3/02;F24F11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调节层 温度控制机构 水凝胶 风电叶片制造 温度调节机构 温度调节系统 温度传感器 温度调节 相变微球 加热层 加热管 智能 吸热 产品合格率 聚丙烯酸基 温度加热器 温度控制器 劳动成本 柔性外壳 提升叶片 电连接 隔离层 液相变 放热 固化 叶片 悬浮 监测 节约 保证 | ||
1.一种风电叶片制造工艺中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调节机构和温度控制机构,所述温度调节机构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隔离层、加热层和温度调节层,所述温度控制机构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温度加热器和加热管,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温度调节层中,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所述加热层中,则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与风电叶片表面接触的所述温度调节层内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值上传至所述温度控制器,由所述温度控制器控制所述温度加热器实现对所述加热管的加热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层包括柔性外壳和设置在所述柔性外壳内部的相变水凝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外壳采用聚丙烯酰胺或聚乙烯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水凝胶采用其内部悬浮相变微球的聚丙烯酸基水凝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微球包括微球壳体和内容物,所述微球壳体采用二氧化硅或石墨材质,所述内容物采用石蜡类、月桂酸类或醋酸钠类物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为:
A、水凝胶制备
向水中加入聚丙烯酸类高分子聚合物,待聚合物溶解后,加入水溶性引发剂,在40℃温度下反应8-12min,加入水溶性交联剂,搅拌5-6h,即得聚丙烯酸基水凝胶;
其中,所述聚丙烯酸类高分子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钠中一种或几种,所述聚合物含量为5%-20%;所述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钾、过硫酸铵或水溶性偶氮类引发剂,所述引发剂含量为0.5%-1.0%;所述交联剂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乙酸酐或顺丁烯二酸酐,所述交联剂含量为0.5%-1.0%;
B、相变微球制备
采用微乳法制备以二氧化硅或石墨作为微球壳体,以石蜡、月桂酸或醋酸钠类物质为相变储热材料的相变微球;
C、相变水凝胶制备
将上述步骤A得到的聚丙烯酸基水凝胶与步骤B得到的相变微球混合,超声处理,搅拌12-20h,再加热至30-50℃,固化1-3h,即得相变水凝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包括金属管和设置在其内的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与所述温度加热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中空隙部分填充有导热性良好的绝缘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采用不锈钢材质,所述加热层采用中空耐火材料。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的智能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智能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层侧贴覆在风电叶片温度待调节区域处,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数据,所述温度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温度加热器实现对所述加热管的加热控制;
(2)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温度调节层的温度低于所述风电叶片固化温度的90%时,控制所述加热管启动加热,使所述温度调节层的温度高于所述风电叶片固化温度的110%时,控制所述加热管停止加热;
(3)由所述温度调节层调节所述风电叶片待调节区域的温度在固化温度的90%-110%内浮动;
(4)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温度调节层的温度再次低于所述风电叶片固化温度的90%时,重复所述步骤(2)和(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80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