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粉虫化蛹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8049.2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0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明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蛹 黄粉虫 养殖盒 虫蛹 方形格栅 养殖 安全卫生 机器操作 幼虫养殖 存活率 幼虫 下层 咬伤 咬死 上层 饲料 伤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粉虫化蛹养殖方法,利用黄粉虫待化蛹前和化蛹后不吃不动的特性,轻轻振动养殖盒,使饲料从养殖盒底部的方形格栅中掉落后,幼虫从方形格栅中钻到下层养殖盒,待化蛹和化蛹后的虫子留在上层,实现虫蛹分离。本发明提供的黄粉虫化蛹养殖方法方法,在虫蛹分离时可以把绝大部分的待化蛹的虫子挑选出来,既能避免避免与幼虫养殖在一起对其造成的咬伤或者咬死现象,又能避免人工或者机器操作对虫蛹接触造成伤害,安全卫生,且提高了化蛹的存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黄粉虫化蛹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它富含很高的蛋白质、矿物质和十七种氨基酸等,是人工养殖最理想的昆虫之一。在黄粉虫的养殖过程中,需要将黄粉虫虫蛹分离出来。传统的分离方法中,是在化蛹后的一段时间内,经过人工挑选或者机器振动筛出,但在这段时间中,由于黄粉虫在化蛹前的十天左右时间内会处于不吃不喝不动的状态,会被养在一起的幼虫咬死,死亡率很高。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对黄粉虫蛹伤害的黄粉虫化蛹养殖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粉虫化蛹养殖方法,能够将化蛹前的虫子筛选出来,减少对虫蛹的伤害,提高养殖存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粉虫化蛹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黄粉虫养殖在底部设有方形格栅的养殖盒内,养殖盒的下方放置有空的养殖盒;
(2)利用黄粉虫待化蛹前和化蛹后不吃不动的特性,轻轻振动养殖盒,使饲料从养殖盒底部的方形格栅中掉落后,幼虫从方形格栅中钻到下层养殖盒,待化蛹和化蛹后的虫子留在上层;
(3)将挑出后的虫子进行消毒;
(4)钻入下层养殖盒的幼虫继续喂养。
在养殖盒的底层铺满饲料,将黄粉虫从虫卵期放置进去开始养殖,到黄粉虫即将化蛹前的十天左右,就不再进食并且处于一动不动的状态。此时轻轻振动养殖盒,饲料从养殖盒底部的方形格栅中掉落后,还未处于待化蛹期的幼虫从方形格栅中钻到下层养殖盒,方形格栅较小,不动的虫子体积大不能从中落下,留在上层养殖盒中,从而达到虫蛹分离。将挑出的虫子进行消毒,可提高化蛹的成活率,钻入下层养殖盒的幼虫继续喂养,到将要化蛹时重复此操作步骤。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为加快虫蛹分离,可利用黄粉虫的厌光性能,在养殖盒的侧上方辅以灯光照射。由于黄粉虫性喜暗光,在养殖盒的侧上方辅以灯光照射,幼虫为避光而主动向下层钻入,可以充分将幼虫与待化蛹的虫子分离开。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采用的消毒方法为臭氧水消毒或者紫外线灯光消毒。将挑选出来的待化蛹的虫子经臭氧水消毒或者紫外线灯光消毒,减少虫子表面污染,可提高化蛹的成活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黄粉虫化蛹养殖方法方法,在虫蛹分离时可以把绝大部分的待化蛹的虫子挑选出来,既能避免避免与幼虫养殖在一起对其造成的咬伤或者咬死现象,又能避免人工或者机器操作对虫蛹接触造成伤害,安全卫生,且提高了化蛹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养殖盒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说明:1、养殖盒;2、方形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发明一种黄粉虫化蛹养殖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黄粉虫化蛹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黄粉虫养殖在底部设有方形格栅2的养殖盒1内,养殖盒1的下方放置有空的养殖盒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明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明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80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乌骨鸡鸡苗的抗病方法
- 下一篇:一种蚯蚓生物活性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