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杂多酸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7825.X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0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翟绍雄;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016 | 分类号: | H01M8/1016;H01M8/1069;H01M8/124;B82Y30/00;B82Y40/00;C08J7/14;C08J5/22;C08L61/16;C08K9/02;C08K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材料 杂多酸 改性杂多酸 制备方法和应用 质子交换膜 氮化碳 制备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 复合质子交换膜 高电导率 高稳定性 制备改性 石墨相 水热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改性杂多酸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将石墨相氮化碳和杂多酸通过水热法处理,将杂多酸固定在氮化碳上制备改性杂多酸纳米材料的步骤。所得改性杂多酸纳米材料用以制备复合质子交换膜,提高质子交换膜中杂多酸稳定性,获得高电导率、高稳定性的质子交换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性杂多酸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寻找新型替代能源的任务变得愈发艰巨。燃料电池具有能量效率高、工作温度低及环境友好等优点。燃料电池的商业化使用是能源危机的理想解决方案之一。燃料电池的性能通常由质子交换膜和电极等部件决定。其中质子交换膜主要起到隔绝阴阳两极和传输质子的作用。目前商业应用最成熟的质子交换膜是DuPont公司开发的Nafion全氟磺酸膜。但Nafion膜面临着成本较高,且在高温低湿度下电导率下降严重的问题。
将强质子传导的物质掺杂进质子交换膜是提升复合膜电导率的常用手段。以磷钨酸代表的杂多酸具有很强的导质子能力,但其在质子交换膜中的流失问题让这些杂多酸的使用很受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杂多酸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性杂多酸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石墨相氮化碳和杂多酸通过水热法处理,将杂多酸固定在氮化碳上制备改性杂多酸纳米材料的步骤。
所述杂多酸为磷钨酸、硅钨酸、磷钨酸水合物、硅钨酸水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将石墨相氮化碳分散于水中,室温下超声1h,得到悬浊液A;将杂多酸加入盐酸,得到混合液B,将悬浊液A、混合液B混合均匀后通过水热法处理。
所述悬浊液A中石墨相氮化碳与水的比例为1g/15ml~1g/30ml,超声功率为400W~600W;所述盐酸的浓度为2mol/L;所述悬浊液A与混合液B体积比为(1-2):1,所述石墨相氮化碳和杂多酸的混合质量比为1:1~1:10。
所述水热法处理的温度为:在水热釜中,先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150℃,在150℃下放置24h,再将所得粉末从水热釜中取出,常压下先后置于60℃、120℃下分别热处理24h。
所述水热法处理结束后,分别稀H2SO4和H2O各离心清洗3次。
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改性杂多酸纳米材料用于制备复合质子交换膜,具体为:将所述改性杂多酸纳米材料加入到SPEEK(磺化聚醚醚酮)中,加入DMAc(二甲基乙酰胺)搅拌24h,将所得溶液抽真空排出气泡、干燥蒸发溶剂;然后将所得薄膜在稀H2SO4(0.5~1.5mol/L)中浸泡6h,反复4次;最后洗净膜表面的H2SO4,放入去离子水浸泡24h,得到复合质子交换膜。
所述改性杂多酸纳米材料加入量为改性杂多酸纳米材料与SPEEK质量之和的5%~20%,所述改性杂多酸纳米材料与SPEEK质量之和与DMAc质量比为1:10。
所述干燥的方式为先在80℃下干燥24h,再在80℃下真空干燥24h。
所述复合质子交换膜电导率数量级达到10-1S/cm,且电导率稳定30天不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相较于传统的石墨相氮化碳,本发明利用大功率超声剥离后的石墨相氮化碳,比表面积增大、用于填料时的堆积现象减少,并且大功率超声的方法相较于一般超声可大幅缩减氮化碳剥离的时间;相较于氧化石墨烯等二维片状纳米材料,本发明使用的石墨相氮化碳,有制备简便、价格便宜且易于改性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78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