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液循环胆中胆太阳能热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6572.4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9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榕 |
主分类号: | F24S10/20 | 分类号: | F24S10/20;F24S60/30;F24S8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542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胆中胆 太阳能热水器 | ||
一种汽液循环胆中胆太阳能热水器由集热器、储热水箱、换热器组成,其中换热器为胆式换热器,设在储热水箱内由循环管路与集热器连接形成集热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集热循环系统为真空负压系统,在胆式换热器内留有供集热器传热介质沸腾或回排的膨胀空间,膨胀空间等于或小于集热器的回排量,在胆式换热器顶部设有排气装置,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都连接在胆式换热器底部,在循环管路上设有恒温阀;集热循环系统液位在胆式换热器内,保持集热循环回路液态相通。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性能更好的胆中胆太阳能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然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尤其是采用胆中胆换热水箱的间接式自热循环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胆中胆自热循环太阳能热水器采用温差对流传热,上循环管接口设在换热内胆上半部,下循环管接口设在换热内胆底部,换热内胆上部留有供传热介质热膨胀的膨胀空间。原本换热面积就非常小的换热内胆,顶部被膨胀空间的空气隔断,底部温度低,主要依靠中、上部传热,换热性能差。相比夹套换热水箱的间接式自热循环太阳能热水器换热性能较差,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性能更好的胆中胆太阳能热水器。
本发明的一种汽液循环胆中胆太阳能热水器由集热器、储热水箱、换热器组成,其中换热器为胆式换热器,设在储热水箱内由循环管路与集热器连接形成集热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集热循环系统为真空负压系统,在胆式换热器内留有供集热器传热介质沸腾或回排的膨胀空间,膨胀空间等于或小于集热器的回排量,在胆式换热器顶部设有排气装置,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都连接在胆式换热器底部,在循环管路上设有恒温阀,集热循环系统液位在胆式换热器内,保持集热循环回路液态相通。进一步上循环管与下循环管分别连接在胆式换热器底部两端:上循环管入口横向进入胆式换热器;恒温阀采用热敏机械恒温阀,设在胆式换热器循环入口,热敏元件伸入胆式换热器内感知储热水箱温度。
膨胀空间等于或小于集热器的回排量,膨胀空间等于集热器的回排量时,集热器回排的传热介质正好充满膨胀空间,集热循环系统内空气正好完全的排出,排气装置可采用一个密封性能较好的单向阀:膨胀空间小于集热器回排量时,膨胀空间无法全部容纳集热器回排的传热介质,部分传热介质会排出集热循环系统,排气装置应采用有回排功能的排气装置。恒温阀设在循环管路上控制循环管路的通与闭,恒温阀可设在上循环管,也可设在下循环管,恒温阀设在下循环管时,应在上循环管设阻热结构,同时应适当增大胆式换热器的储液量,防止胆式换热器过热。
集热循环系统液位在胆式换热器内,胆式换热器液位以上为膨胀空间,膨胀空间与集热循环回路保持开放,(开放是指气液相通,可维持气上液下的常态。)保持集热循环回路液态相通,确保沸腾对流循环的压头,提高集热性能。
真空负压系统以传热介质沸腾产生动力循环换热,集热循环的启动温度取决于集热点的压力。上循环管与下循环管都连接在胆式换热器底部,可降低胆式换热器的液位,工作液位降低集热点的压力就相应降低,也就相应降低集热循环启动温度,提高集热性能。上循环管连接在胆式换热器底部,集热器加热后的高温传热介质最先进入胆式换热器底部,充分利用胆式换热器底部换热;下循环管连接在胆式换热器底部,可将换热降温后最低温的传热介质导入下循环管送往集热器加热。上循环管与下循环管分别连接在胆式换热器底部两端,增大了高温传热介质在胆式换热器底部的通过面积。上循环管入口横向进入胆式换热器底部,促使进入胆式换热器的高温传热介质沿胆式换热器底部流动换热,加上在真空负压条件下胆式换热器工作液位以上部分以相变方式向外传热,胆式换热器外表以相同的温度对外传热,达到最佳的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图1是一种汽液循环胆中胆太阳能热水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榕,未经刘建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65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