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同步并网逆变器相角补偿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5876.9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宋振浩;吴鸣;郑楠;吕志鹏;孙丽敬;徐斌;丁津津;骆晨;李冬森;李运兵;余述良;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寨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 同步 并网 逆变器 相角 补偿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虚拟同步并网逆变器相角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基于电压电流信息和转子运动方程,按照给定的功率指令值,计算输出相角;
步骤2:基于计算的所述输出相角和采集的逆变器的相角信息计算偏差角;
步骤3:当所述偏差角小于标准相角值时,重复步骤1,否则将所述偏差角送入PI调节器进行调节,然后执行步骤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同步并网逆变器相角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计算的所述输出相角和采集的逆变器的相角信息计算偏差角,包括:
将计算的所述输出相角与采集的逆变器的相角值进行作差,得到的值作为偏差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虚拟同步并网逆变器相角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偏差角小于标准相角值时,重复步骤1,否则将所述偏差角送入PI调节器进行调节,然后执行步骤1,包括:
当所述偏差角大于标准相角值时,使能送入RS触发器的S输入端,否则不使能送入S输入端;
当所述偏差角大于0°的时候使能,送入RS触发器的R输入端,否则,不使能送入RS触发器的R输入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同步并网逆变器相角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运动方程如下式所示:
式中:Tm为机械转矩;Te为电磁转矩;Pm为输入到转子轴的机械功率;Pe为机械功率扣除掉铜耗;ω为转子角频率;J为转动惯量;
其中,(ω0-ω)Kω+P0-P=0
式中:ω0为参考角频率;ω为测量角频率;Kω为下垂系数;P0为参考有功功率;P为有功功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虚拟同步并网逆变器相角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角频率差Δω按下式计算:
Δω=ω-ω0
式中:ω为转子角频率;ω0为额定角频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虚拟同步并网逆变器相角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角频率ω按下式计算:
式中:ω为转子角频率;θ为电角度。
7.一种虚拟同步并网逆变器相角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基于电压电流信息和转子运动方程,按照给定的功率指令值,计算输出相角;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基于计算的所述输出相角和采集的逆变器的相角信息计算偏差角;
判断模块,当所述偏差角小于标准相角值时,重复步骤1,否则将所述偏差角送入PI调节器进行调节,然后执行步骤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虚拟同步并网逆变器相角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还包括:转子运动方程;所述转子运动方程如下式所示:
式中:Tm为机械转矩;Te为电磁转矩;Pm为输入到转子轴的机械功率;Pe为机械功率扣除掉铜耗;ω为转子角频率;J为转动惯量;
其中,(ω0-ω)Kω+P0-P=0
式中:ω0为参考角频率;ω为测量角频率;Kω为下垂系数;P0为参考有功功率;P为有功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寨县供电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寨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58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