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编织机沉降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4072.7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0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布塞拉·阿布德尔克林;苏建丰;姚先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艾尔马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06 | 分类号: | D04B15/06;D04B15/94;D04B15/99 |
代理公司: | 北京山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41 | 代理人: | 胡冰;宋少华 |
地址: | 31183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机 沉降 装置 | ||
1.一种编织机沉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沉降钢圈,所述沉降钢圈固定在编织机的落物筒(6)外侧,所述沉降钢圈具有起伏结构的沉降间隙(51),所述沉降间隙(51)用于容纳编织机的沉降片(1)的下端;
引导圈,所述引导圈设置在所述沉降钢圈的外侧,所述引导圈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供编织机的沉降片(1)的上端穿过;
升降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落物筒(6)的升降以带动沉降片(1)升降;
旋转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落物筒(6)的旋转以带动沉降片(1)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机沉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钢圈包括:
上沉降钢圈(4),所述上沉降钢圈(4)固定在所述落物筒(6)外侧;
下沉降钢圈(5),所述下沉降钢圈(5)固定在所述落物筒(6)外侧,与所述上沉降钢圈(4)间隔一定距离形成有起伏的沉降间隙(51),
其中,沿着所述沉降间隙(51),在所述上沉降钢圈(4)和所述下沉降钢圈(5)相对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沉降凸点(52)和沉降凹陷(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机沉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圈包括:
内引导圈(3),所述内引导圈(3)设置在所述沉降钢圈的外侧,所述内引导圈(3)上具有第二凹槽(31),用于容纳所述沉降片(1);
外引导圈(2),所述外引导圈(2)设置在所述内引导圈(3)的外侧,所述外引导圈(2)上具有第一凹槽(21),用于容纳所述沉降片(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机沉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落物筒(6)上端具有落物筒喇叭口(61),所述沉降片(1)设置在所述落物筒喇叭口(61)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机沉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降片(1)的下端具有沉降片凸起(111),所述沉降片(1)的上端具有线钩(112),所述沉降片凸起(111)位于沉降间隙(51)中,所述线钩(112)穿过所述引导圈上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机沉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单元包括:电机(12)和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连接到所述落物筒(6)底部,所述电机(12)能够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装置来升降所述落物筒(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织机沉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
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3)连接到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
第二齿轮(14),所述第二齿轮(14)与所述第一齿轮(13)耦合;
齿轮座(7),所述齿轮座(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14)耦合,另一端与所述落物筒(6)耦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织机沉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包括:气缸(11)、第二传动装置和锁紧圈(15),第二传动装置连接在气缸(11)和锁紧圈(15)之间,锁紧圈(15)连接在所述落物筒(6)上,气缸(11)驱动第二传动装置和锁紧圈(15)来旋转所述落物筒(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编织机沉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
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旋转连杆(9)与第二旋转连杆(10),第一旋转连杆(9)还与气缸(11)连接,第二旋转连杆(10)还与伸缩式锁紧圈(15)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编织机沉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升降控制单元升降所述落物筒(6)到位后,所述锁紧圈(15)和所述落物筒(6)锁紧,气缸(11)经由第二传动装置推动锁紧圈(15)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艾尔马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诸暨艾尔马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40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烧组件和壁挂炉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圆针织机的无虚线成圈装置和圆针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