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地震叠加速度的压实系数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3616.8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6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吴育林;梁虹;江巍;彭才;吴战培;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任默闻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地震 叠加 速度 系数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地震叠加速度的压实系数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地震叠加速度及待测区域有井地区的第一测井数据,计算所述待测区域无井地区的第二测井数据;利用所述第二测井数据及预先建立的压实系数计算模型计算所述待测区域无井地区的压实系数。本发明能够建立一种在无井区域可以准确求取压实系数的方法,该发明方法能够适用于多期次构造运动变化的地震工区,为构造演化分析提供扎实的数据基础,对提高勘探初期油气成藏分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领域,尤其是地震资料处理解释范畴,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震叠加速度的地层压实系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地层压实系数是指地层岩石随着地层埋深深度的增加,岩石体积和孔隙受压减小的表征参数,是地层岩石弹性性质的重要参数,被广泛应用于油气藏动态地质储量评价中。
同一沉积相带地层,由于构造运动褶皱变形,地层埋藏差异很大,地层随埋藏深度变化,压实系数也随之越来越大,为了恢复沉积时地层厚度,需要求取地层压实系数,传统求取地层压实校正系数的方法是通过井点拟合求取平面上地层压实系数,但是,在无井区域或井少地区(例如勘探地区)地层压实校正系数只能通过井点外推的方法,该方法与使用外推插值方法有很大关系,而且存在一定的主关系,即不同的人可能得到不同压实校正系数平面变化规律。综上,目前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针对勘探地区确定压实系数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能够建立一种在无井区域可以准确求取压实系数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震叠加速度的压实系数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地震叠加速度及待测区域有井地区的第一测井数据,计算待测区域无井地区的第二测井数据;
利用第二测井数据及预先建立的压实系数计算模型计算待测区域无井地区的压实系数。
一实施例中,基于地震叠加速度的压实系数确定方法还包括:
根据多个第一测井数据及相应的深度数据,利用H-V速度计算公式,生成压实系数计算模型。
一实施例中,根据多个第一测井数据及相应的深度数据,利用H-V速度计算公式,生成压实系数计算模型,包括:
根据多个第一测井数据及相应的深度数据,计算H-V速度计算公式的相变因子系数及压实系数;
利用H-V速度计算公式,根据相变因子系数及压实系数,生成压实系数计算模型。
一实施例中,根据地震叠加速度及待测区域有井地区的第一测井数据,计算待测区域无井地区的第二测井数据,包括:
将地震叠加速度及相应的第一测井数据进行拟合,获得测井数据计算模型;
利用测井数据计算模型,根据地震叠加速度计算待测区域无井地区的第二测井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震叠加速度的压实系数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二测井数据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地震叠加速度及待测区域有井地区的第一测井数据,计算待测区域无井地区的第二测井数据;
压实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利用第二测井数据及预先建立的压实系数计算模型计算待测区域无井地区的压实系数。
一实施例中,基于地震叠加速度的压实系数确定装置还包括:
压实系数计算模型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多个第一测井数据及相应的深度数据,利用H-V速度计算公式,生成压实系数计算模型。
一实施例中,压实系数计算模型生成单元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36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 下一篇:衣物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