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科冲洗用受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2785.X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3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熊欣;彭雪;郭恩萍;杨琴;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A61M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成艳 |
地址: | 4011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水器 活动带 密封机构 固定带 连接柱 耳科 冲洗 自由端 废液 套环 套在 溢出 密封 耳朵 开口 医护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耳朵的设备,具体为耳科冲洗用受水器,包括受水器本体,受水器本体一侧连接有固定带,固定带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柱,受水器本体另一侧连接有活动带,活动带自由端连接有可套在连接柱上的套环,受水器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密封受水器开口的密封机构,密封机构与活动带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患者或医护人员手持受水器,操作不便,且受水器内的废液易溢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耳朵的设备,具体为耳科冲洗用受水器。
背景技术
外耳道冲洗法是指冲出外耳道深部不宜取出的碎软耵聍、微小异物或已软化的耵聍栓,冲洗时一般要用到耳冲洗器、受水器等,受水器是用于盛接外耳道冲洗时产生的废液。
临床上在对患者耳道进行冲洗时,需要患者或医护人员手持受水器,将受水器抵紧在患者颈部以接受冲耳时流出的废液。此种方式需要患者或医护人员手持受水器,操作不便,且冲耳过程中患者往往无法保持受水器始终抵紧颈部皮肤,极易导致冲洗液溢流到患者颈部或衣物上。此外,现有的受水器均为敞口结构,使用完毕后取下受水器时,其内的废液极易溢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耳科冲洗用受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患者或医护人员手持受水器,操作不便,且取下受水器时其内的废液易溢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耳科冲洗用受水器,包括受水器本体,受水器本体一侧连接有固定带,固定带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柱,受水器本体另一侧连接有活动带,活动带自由端连接有可套在连接柱上的套环,受水器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密封受水器本体开口的密封机构,密封机构与活动带连接。
本方案的原理为:
受水器本体用于盛装冲洗耳道后流出的废液,固定带和活动带用于将受水器本体固定在患者耳朵下方:通过将固定带从患者耳朵上方围绕患者头部、活动带从患者下巴下方围绕患者脖子,将套环套在连接柱上即可将固定带和活动带连接,从而将受水器本体固定在患者身上。密封机构用于密封受水器本体的开口。
本发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设置固定带和活动带将受水器本体固定在患者身上,无需患者或医护人员手持受水器本体,操作方便;也不会因为握持受水器本体的患者或医护人员手部活动造成受水器本体脱离患者颈部而导致废液溢流到患者身上。
2、设置密封机构密封受水器本体的开口,能够防止使用完毕后取下受水器本体时其内的废液溢出。
3、固定带上设置若干连接柱,能够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调节套环套设的位置,从而适用不同的患者使用,扩大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密封机构包括盖体,盖体铰接在受水器本体顶部,且盖体铰接点与受水器本体之间连接有弹簧,盖体的自由端位于固定带与受水器本体的连接处,活动带与盖体的自由端连接,受水器本体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活动带的固定机构。盖体用于密封受水器本体的开口,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活动带,拉动活动带时能够驱动盖体围绕其铰接点转动,从而露出受水器本体的开口,弹簧用于驱动盖体复位。通过拉动活动带驱动盖体转动,使得在固定受水器本体的同时即可打开盖体,操作简单,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固定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n”形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在受水器本体顶部,支撑杆的顶部开设有供活动带穿过的通孔。支撑杆一方面用于固定活动带,另一方面在盖体打开时能够支撑盖体,盖体支撑在支撑杆上时能够在受水器本体上形成一个挡板,如此能够阻挡耳道冲洗时的冲洗液飞溅出来。再一方面,支撑杆能够作为将受水器本体悬挂起来的挂钩,便于收纳受水器,又一方面,支撑杆还能作为携带受水器的手柄。
进一步,受水器本体侧壁上形成有柔性服帖区,柔性服帖区位于固定带下方。按压柔性服帖区使其发生形变贴紧在患者颈部,能够避免冲洗的废液从受水器本体与患者颈部的缝隙间溢流到患者身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27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囊袋张力环植入器
- 下一篇:用于真空疗法的伤口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