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关于中医经验数据的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2414.1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5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岗 |
主分类号: | G16H50/70 | 分类号: | G16H50/70;G06F16/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庆龙;周永君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于 中医 经验 数据 知识 图谱 构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关于中医经验数据的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与中医相关的经验数据创建初始的知识图谱;利用贝叶斯网络对所述初始的知识图谱进行挖掘,获得疾病‑症状‑症候的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以及用药规律,以作为挖掘结果;将所述挖掘结果映射到所述初始的知识图谱中,获得优化后的知识图谱。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以可视化的形式反映名老中医的诊疗思路,从而为名老中医的思想的传承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大数据分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关于中医经验数据的知识图谱的构建。
背景技术
在中医诊疗领域,名老中医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核心,“辨证施治”就是对四诊(望、闻、问、切)所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概括、判断出反映疾病本质特征的证候,从而对病人进行具体施治的思想和方法,其本质在于强调病人的个体差异以及致病因素的综合分析。因此中医强调全局最优,相比之下西医则是强调局部最优。辨证施治最终反映的是症状到证候的关系,这是最具中医思想的体现。
随着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以更专业、更准确的形式对名老中医的诊疗经验进行总结是当前中医领域研究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关于中医经验数据的知识图谱的构建。
第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关于中医经验数据的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包括:
根据与中医相关的经验数据创建初始的知识图谱;
利用贝叶斯网络对所述初始的知识图谱进行挖掘,获得疾病-症状-症候的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以及用药规律,以作为挖掘结果;
将所述挖掘结果映射到所述初始的知识图谱中,获得优化后的知识图谱。
第二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关于中医经验数据的知识图谱的构建装置,包括:
初始知识图谱创建模块,用于根据与中医相关的经验数据创建初始的知识图谱;
贝叶斯挖掘模块,用于利用贝叶斯网络对所述初始的知识图谱进行挖掘,获得疾病-症状-症候的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以及用药规律,以作为挖掘结果;
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挖掘结果映射到所述初始的知识图谱中,获得优化后的知识图谱。
第三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关于中医经验数据的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及装置,通过对海量的与中医相关的经验数据进行分析,创建初始的知识图谱,再利用贝叶斯网络在已构建好的知识图谱上对医案数据进行该名老中医诊疗过程中“疾病-症状-证侯”之间直接和间接关系以及用药规律的挖掘。将挖掘结果映射到知识图谱中,最终得到的中医知识图谱就是在已公认的中医知识体系下对该名老中医经验进行的计算机可理解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以可视化的形式反映名老中医的诊疗思路,从而为名老中医的思想的传承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岗,未经王小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24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