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CMO密闭式预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1604.1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1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鲁玉凤;郭林;叶婷;董东伟;王凤珍;刘子由;陈洪;胡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A61M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 |
地址: | 341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冲 膜肺 引流管 单向止回阀 离心泵入口 输液套件 出口端 密闭式 预冲液 滤头 精密 医疗器械领域 离心泵出口 减少污染 气泡破坏 通道连通 有效实施 预充装置 预冲装置 袋下部 离心泵 冲管 管内 连通 置换 节约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ECMO密闭式预冲装置,包括ECMO装置和与ECMO装置连通的精密输液套件,所述ECMO装置包括ECMO机、离心泵、膜肺、膜肺出口端至离心泵入口端的引流管、离心泵出口端至膜肺入口端的引流管以及膜肺出口端至离心泵入口端的引流管上的两个接口,所述精密输液套件包括回流袋和预冲袋,该预冲袋和回流袋通过通道连通,该通道设有滤头和单向止回阀,预冲袋连和回流袋下部分别设有连接两个接口的ECMO预冲管。本发明通过滤头将管内预冲液气泡破坏,预冲液通过单向止回阀后循环预冲,实现ECMO装置的管路预冲,置换出管路内的空气和气泡,节约时间、减少污染,且预冲彻底,保证ECMO有效实施,为抢救患者争得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CMO密闭式预充装置。
背景技术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抢救严重心肺衰竭病人的技术,代表了一个国家、地区、医院的危重病救治水平,目前甚至认为ECMO技术重新定义生与死的界限。ECMO是走出心脏手术室的体外循环技术,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
ECMO的基本结构包括血管内插管、连接管、离心泵(人工心)、氧合器(人工肺)、供氧管、监测系统。临床上常将可抛弃部分组成套包,不可抛弃部分绑定存放,并设计为可移动,提高应急能力。
膜肺的功能是将非氧合血氧合成氧合血,又叫人工肺。ECMO氧合器有硅胶膜型与中空纤维型两种。硅胶膜型膜肺相容性好,少有血浆渗漏,血液成分破坏小,适合长时间辅助。例如支持心肺功能等待移植、感染所致呼吸功能衰竭。其缺点是排气困难,价格昂贵。中空纤维型膜肺易排气,2-3日可见血浆渗漏,血液成分破坏相对大,但由于安装简便仍首选为急救套包。如需要,稳定病情后可于一至两日内更换合适的氧合器。
离心泵的作用是形成动力驱使血液向管道的一方流动,类似心脏的功能。临床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离心泵:滚轴泵、离心泵。由于滚轴泵不易移动,管理困难,在急救专业首选离心泵作为离心泵。其优势是安装移动方便,管理方便,血液破坏小;在合理的负压范围内有抽吸作用,可解决某些原因造成的低流量问题;新一代的离心泵对小儿低流量也易操控。
随着技术的进步,ECMO在危重症疾病中的使用越来越多,但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管路的预充,若预充排气不彻底,可产生气体栓塞、引起膜肺凝血,威胁患者生命。同时,一次预充不彻底,再次预充耗时增多、患者费用增加等,影响ECMO的及时有效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ECMO密闭式预充装置,该预冲装置能够通过滤头将管内预冲液气泡破坏,预冲液通过滤头和单向止回阀后能够循环预冲,只需少量的预冲液即能够实现将ECMO装置的管路预冲,置换出管路内的空气和气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所述ECMO密闭式预充装置与ECMO装置连通,所述ECMO装置包括ECMO机、离心泵、膜肺、膜肺出口端至离心泵入口端的引流管、离心泵出口端至膜肺入口端的引流管以及膜肺出口端至离心泵入口端的引流管上的接口一和接口二;
与所述ECMO装置连接的精密输液套件,该精密输液套件包括回流袋和预冲袋;
所述预冲袋和回流袋通过通道连通,该通道设有滤头和单向止回阀,预冲袋下部设有连接膜肺出口端至离心泵入口端的引流管上的接口一的ECMO预冲管一,回流袋下部设有连接膜肺出口端至离心泵入口端的引流管上的接口二的ECMO预冲管二;
所述滤头用于破坏预冲液中气泡;
钳部,所述钳部包括第一血管钳、第二血管钳、第三血管钳和第四血管钳;
该第一血管钳设于接口一和接口二中间的ECMO引流管上,该第一血管钳夹闭后能够阻止从膜肺出口端流出的预冲液回到离心泵入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腹膜透析管路和系统以及置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负压式外科手术血液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