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车辙板沥青混合料横向变形监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1089.7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7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高俊启;俞佳炜;张强;鲁洪强;盛余祥;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42 | 分类号: | G01N33/42;G01B11/1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车辙 沥青 混合 横向 变形 监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双层车辙板沥青混合料横向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六个FBG传感器(1)、双层车辙板试件(2)、车辙试验仪(3)、光纤光栅解调仪(4)、监控终端(5);FBG传感器(1)安装在双层车辙板试件(2)的内部及表面,双层车辙板试件(2)设在车辙试验仪(3)内部,FBG传感器(1)通过光纤跳线与光纤光栅解调仪(4)连接,光纤光栅解调仪(4)通过数据线与监控终端(5)连接;
所述双层车辙板试件的上层板厚4cm,下层板厚6cm,制作时先碾压成型下层板,然后喷洒0.4L/m2改性乳化沥青,再进行上层板成型;
所述六个FBG传感器的直径均为1mm,包括上层板表面三个传感器A1、A2、A3和下层板表面三个传感器B1、B2、B3,其中传感器A1、B1距轮迹中心线55mm;传感器A2、B2距轮迹中心线70mm;传感器A3、B3距轮迹中心线8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车辙板沥青混合料横向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车辙板试件在垂直于轮迹处的右侧横向结构表面,上层板处用环氧树脂抹平后粘贴传感器,下层板处用切割机刻槽1mm×1mm后,在槽内粘贴传感器并用环氧树脂填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车辙板沥青混合料横向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BG传感器A1、A2、A3和B1、B2、B3连续布设在垂直于轮迹的双层车辙板右侧表面中央区域处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车辙板沥青混合料横向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布设于上、下板表面的三个FBG传感器,采用首尾依次熔接进行串连的测量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车辙板沥青混合料横向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A1、A2、A3以及B1、B2、B3熔接方法如下:
传感器A1首端自由,传感器A1尾端与传感器A2首端熔接;传感器A2尾端与传感器A3首端熔接;传感器A3尾端与光纤光栅解调仪连接;
传感器B1首端自由,传感器B1尾端与传感器B2首端熔接;传感器B2尾端与传感器B3首端熔接;传感器B3尾端与光纤光栅解调仪连接。
6.一种双层车辙板沥青混合料横向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1)制作双层车辙板,处理相关测量点位,安装六个FBG传感器,从车辙试验仪内引出至光纤光栅解调仪;
2)荷载轮在保温至少五个小时的60℃车辙试件上行驶一小时;
3)连续采集六个FBG传感器的数据,获得双层车辙板试件上、下板表面横向应变时程曲线;
4)分析单层沥青混合料性能、双层沥青混合料结构组合对路面结构横向变形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0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