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斯托克斯矢量的透明陶瓷弹光系数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0144.0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3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海;王世敏;杨贝贝;卫锐;陈铭;胡峰铨;李冲;刘志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41 | 分类号: | G01N21/41;G01N1/28;G01N1/3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王玉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斯托 矢量 透明 陶瓷 系数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斯托克斯矢量的透明陶瓷弹光系数测试方法,包括光路构成与光路调节、可调力加载、数据获取和处理方法。所用仪器包括:平行光源、起偏器、力加载器、力传感器和力数显仪表、三维可调样品支架、偏振态测试仪。测试原理为:当材料在外加力作用下折射率发生变化时,与所加力垂直方向成45º的线偏振光通过样品后,光的偏振态会发生变化,测量出偏振光的斯托克斯矢量随外加应力变化的关系数据,由公式∆φ=arctan(S3/S2)计算出双折射光的相位差,进而计算出双折射率和弹光系数。本测试方法及原理科学明了、光路构成与调节简单、样品制备容易,既可测量各向同性的透明陶瓷材料和器件的弹光系数,也可测量各向异性晶体材料和器件的弹光系数,普适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斯托克斯矢量的透明陶瓷弹光系数测试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锆钛酸铅透明陶瓷弹光系数的测试系统及方法,属透明陶瓷材料、弹光材料及其性能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透明陶瓷在激光、电光、声光和光测弹性技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同材料的透明陶瓷,其弹光性能及其随环境变化特性,决定着其实际应用方向和价值。在开发新型透明陶瓷材料与器件时,必须对材料与器件自身的弹光性能进行科学而系统的测试表征,以评估其特性是否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介质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将产生应变,由于应变而引起材料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产生双折射现象,这种介质材料由于外力作用而引起折射率变化的现象称为弹光效应,用于测量并表征介质材料弹光效应的物理量就是弹光系数。
弹光系数的测量方法很多,如文献《Rb0.3K0.7TiOPO4晶体弹光系数的相对法和绝对法测量》(王继扬等,人工晶体学报,1995年11月第2 4卷第4期347页)报道了改进的相位法和干涉法实现晶体弹光系数的测量;文献《一种基于偏振态检测技术的单模光纤应力双折射测量法》(古渊等,光子学报,1997年8月,第26卷第8期703页)报道了通过偏振光的琼斯矢量的测量光纤应力双折射系数,其本质是通过琼斯矢量的测量,计算出相位差,再通过相位差计算光纤应力双折射系数;文献《用光纤白光干涉技术测量晶体的弹光系数》(邢进华等,光子学报,2007年5月,第36卷5期890页)报道了光纤迈克尔逊白光干涉测量法测量晶体的弹光系数,本质上仍然是干涉法;文献《偏振干涉法测量晶体应力双折射精度分析》(肖昊苏等,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年2月第40卷第2期271页)报道了采用偏振光源,测量原理仍然是干涉法。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弹光系数的测量系统》(CN207689368U),公开了一种测量光学固化胶弹光系数的测量系统,采用的是光纤干涉法;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测量半导体材料弹光系数的装置及方法》(CN103278507A)公开了一种反射差分光谱法测量材料的弹光系数,该方法通过对样品施加连续可调的单轴应变,根据半导体材料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晶向反射系数的差异,从而得到折射率和吸收系数差异,利用晶体弹光系数矩阵和施加的单轴应变,得到弹光系数随光波波长的变化。总之,这些测试方法需要复杂的光路,光路调节难度大,也没有专用仪器,有的只适用于一些特殊材料的测试,并没有涉及各向同性陶瓷材料的弹光系数测量方法及系统布置公开。因此,寻找一种简单科学通用的弹光系数测试方法,对于透明陶瓷类弹光材料及其器件的研究和应用显得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斯托克斯矢量的弹光系数测试方法,特别是针对透明陶瓷材料与器件的弹光系数的表征要求,提供一种简单科学且高精度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折射率将发生变化,当偏振光通过材料时,描述偏振光的斯托克斯矢量将发生对应的变化,通过精确测量出斯托克斯矢量随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斯托克斯矢量可计算出双折射光相位的变化,根据相位变化与外力的关系,计算得出待测样品的弹光系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0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