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0012.8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4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曲杰;高建强;程亮;吴丽青;贾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菏泽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40 | 分类号: | A01G22/40;A01G13/02;A01G25/02;A01C21/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利用 秸秆 夏花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浅耕灭茬;(2)秸秆条带分布;(3)机械旋耕;(4)起垄覆膜种植;(5)利用移动式滴灌装置定期滴灌。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本发明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在花生生长的过程中,秸秆带能持续不断的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持花生生产效率,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2)通过移动式滴灌装置,无需铺设专门的滴管,即可对种植花生的农田进行滴灌,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且投资少,产出投入比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夏花生秸秆高效利用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花生复种指数的提高,导致了土壤得不到较好的休整、微量元素缺乏、土壤病虫害加重等问题。秸秆还田是一种应对环境污染、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再生产能力降低的重要措施。目前秸秆还田技术不高,还田秸秆当季利用率差、与苗竞争营养现象严重、加重土壤病虫害等问题。
另外,在花生种植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业用水的使用效率,一般都会铺设滴管,通过滴灌的方式在花生的生长过程中,对花生进行补水,但是,由于滴管的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产出与投入比较低,无法完全满足花生种植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既能保障夏花生的生产效率,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又可以充分还田秸秆,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持花生生产效率,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保障夏花生的生产效率,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另外,本发明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采用移动式滴灌装置对种植花生的农田进行滴灌。因此大大降低了种植花生的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农业用水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第一步,浅耕灭茬:小麦收获后,进行浅耕灭茬,进一步粉碎秸秆、疏松表层土,旋出麦秸根;
第二步,秸秆条带分布:利用反向起垄装置,将联合收获机收获后秸秆推成条带状分布,具体要求为秸秆带约50cm,无秸秆带约100cm;
第三步,机械旋耕:旋耕前,秸秆带亩补施尿素30-40公斤,同时增施土壤活性菌;无秸秆带亩施干鸡粪400-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土壤结构调理剂50公斤,地下杀虫剂,旋耕2遍;
第四步,起垄覆膜种植:采用宽垄种植模式,起垄要求:顺覆秸秆带起垄,垄的横截面为梯形,将秸秆盖在垄底,要求垄面宽40-45cm,垄底宽80-90cm,垄高10-15cm,垄与垄之间的中心线的间距为150-180cm,一垄双行,双粒点播,地膜覆盖;
第五步,定期滴灌:采用移动式滴灌装置进行滴灌,滴灌分三次进行,即播种后滴灌一次,出苗后20天、40天各滴灌一次;第一次滴灌的用水量为5-10m3/亩,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滴灌用水量为10-15m3/亩。
进一步,本发明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所述复合肥为18-18-18型复合肥。
进一步,本发明的高效利用秸秆的夏花生种植方法,所述移动式滴灌装置包括:
底板;
两个前轮,设于底板的前部;
两个后轮,设于底板的后部;
卷筒支架,固定于底板上;
卷筒轴,架设于卷筒支架上;
卷筒,固定于卷筒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菏泽市农业科学院,未经菏泽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00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豆栽培中减少磷肥施用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集雨抗旱式花生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