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浆代谢标志物在诊断或监测HBV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7890.4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7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婷;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6;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30 | 代理人: | 王为;孟旭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浆 代谢 标志 诊断 监测 hbv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涉及血浆代谢标志物在诊断或监测HBV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血液中的代谢标志物在制备诊断或者监测乙型肝炎病毒的试剂中的应用,其中,所述标志物为Creatinine、L‑Proline、L‑Arginine、PC(P‑16:0/20:4(8Z,11Z,14Z,17Z))、PE(18:2(9Z,12Z)/18:1(9Z))、PC(o‑16:1(9Z)/18:2(9Z,12Z))、PC(P‑16:0/18:1(11Z))、PE(18:2(9Z,12Z)/18:0)、PE(P‑16:0/22:4(7Z,10Z,13Z,16Z))、PE(P‑16:0/22:4(7Z,10Z,13Z,16Z))、PE(P‑18:0/18:2(9Z,12Z))、PE(18:0/18:1(11Z))、LysoPE(18:0/0:0)、PE(16:0/18:1(11Z))、或PE(18:2(9Z,12Z)/16:0)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涉及血浆代谢标志物在诊断或监测HBV的 应用。
背景技术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为乙肝炎病毒,缩写为HBV,乙型肝炎病毒为DNA 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 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患者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 数可发展为肝癌。
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的,在没有实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及血液筛查等 干预措施前,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10%左右。
慢性乙型肝炎是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虽然在HBV预防 性疫苗广泛使用后,乙肝病毒新发感染率有了显着下降,但是针对已经建立慢性 感染的乙肝患者,目前为止,仍旧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究其原因,是由于乙型 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高、病程复杂、预后较差、难以治愈。乙型肝炎是我国负担最 重的疾病之一,而中国也正在努力甩掉“乙肝大国”的帽子。
我国新发乙肝病例数近年来明显下降,从2005年的7.5/10万,下降到2015 年的4.9/10万。但是,我国既往感染者众多,部分感染者得不到及时诊治,由 此导致的死亡人数短期内不会出现下降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每年因 乙肝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为30万例,占全球的1/2。
HBV等输血相关病原体对我国血液安全的有重要的影响,对于献血人群不能 做HBV现场的相关检测,只有献完血后,才集中做检测常规乙型肝炎五项检测, 和HBV核酸检测,其缺陷在于,等待检测结果时间长,检测方法复杂,试剂成 本高。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发现血浆代谢标志物在诊断或监测HBV的 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血液中的代谢标志物在制备诊断或者监测乙型肝炎 病毒的试剂中的应用。
其中,所述标志物为Creatinine、L-Proline、L-Arginine、PC(P-16:0/20:4(8Z,11Z,14Z,17Z))、PE(18:2(9Z,12Z)/18:1(9Z))、PC(o-16:1(9Z)/18:2(9Z,12Z))、PC(P-16:0/18: 1(11Z))、PE(18:2(9Z,12Z)/18:0)、PE(P-16:0/22:4(7Z,10Z,13Z,16Z))、PE(P-16:0/22:4(7 Z,10Z,13Z,16Z))、PE(P-18:0/18:2(9Z,12Z))、PE(18:0/18:1(11Z))、LysoPE(18:0/0:0)、P E(16:0/18:1(11Z))、或PE(18:2(9Z,12Z)/16:0)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与非乙型肝 炎病毒感染者相区分的试剂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78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用商标纸质量控制方法
- 下一篇:乙型肝炎特异性血清标志物的筛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