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数据环境下内外网资源共享前置子系统接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8514.9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1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何治平;黄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易数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环境 内外 资源共享 前置 子系统 接入 方法 | ||
一种大数据环境下内外网资源共享前置子系统接入的方法,首先接入前置子系统,然后系统提供桥接服务,最后进行数据转换处理,使各应用系统之间以及应用系统和底层架构之间的交互信息,可以达到提高数据交换平台的互联互通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数据环境下内外网资源共享前置子系统接入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能无缝接入跨地域或跨部门系统并接收内外部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前置子系统接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数据交换平台应用过程中,很多跨部门的重点业务系统被牵头部门设计成了部门内的系统,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无法达成共识,自建、自用和自成体系的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在蔓延,潜在的“信息孤岛”风险突出,政务协同能力受到极大牵制。在技术架构上,不同的产品使用的编程语言不同,需要重新编译,结构复杂,难掌握,易维护性、易用性差,用户需要做大量的编程工作。产品基于开源软件封装,稳定性差、适配性能弱。产品缺乏区域拓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应用面受到制约等问题尤为突出。
前置子系统接入克服以上缺点,提高数据交换平台的互联互通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大数据环境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存在无法共建、共享及信息无法达成共识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大数据环境下内外网资源共享前置子系统接入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前置子系统:又称之为前置交换节点,是数据共交换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前置子系统部署在与各种应用系统相衔接的前置机上,前置子系统是数据交换平台同各应用系统交互的技术通道,它负责提供各类技术协议适配器来支持同各种应用系统的底层衔接,实现同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顺利衔接,并完成数据转换、数据封装和从中心交换子系统的消息监听、消息处理、数据交换服务控制及前置交换节点信息监控管理等功能。一种大数据环境下内外网资源共享前置子系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包括:
步骤1:前置子系统的接入功能:
前置子系统通过接入适配器提供给应用系统接入方式有四大类:
1)文件方式:应用系统通过与文本(定长、CSV)、EXCEL、XML等文件格式交互接入数据交换平台。
2)标准WEB服务调用:应用系统通过基于XML的SOAP报文与数据交换平台交互接入。
3)非标准服务调用:应用系统通过JMS、WMQ、TLQ、EJB、HTTP、REST、TCP Socket等方式与数据交换平台交互接入。
4)数据库方式:应用系统通过向平台开放数据库访问接口方式,编程实现接入数据交换平台。
适配器从技术角度分为技术协议适配和数据适配两个概念层次,从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角度分为通用适配器和业务系统适配器。通用适配器是数据交换平台本身提供的,以支持业界常用技术协议及各类系统的连接服务组件,业务系统专用适配器是基于通用交换适配器之上做的适应特定业务系统的连接服务组件。
1)技术协议适配:是对接入和接出提供业界各类标准技术协议的适配,协议适配分为接入协议适配和接出协议适配。接入协议适配负责建立与不同系统的接入通信,适配各种的技术协议。采用的实现方式是提供不同协议的统一接入,接入协议适配支持同步和异步接入。接出协议适配负责建立与不同系统的接出通信,适配各种接出技术协议。
2)数据库适配:是数据交换平台和一个数据库的连接方法。数据库适配器对业界主流数据库都支持,并支持数据库POOL、Cluster等高级特性。
3)文件适配:文件适配组件,对于常见的文件格式,只要通过可视化配置的方式,就可以实现应用系统通过与文本(定长、CSV)、EXCEL、XML等文件格式与前置子系统的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易数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易数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85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平衡孔的排水叶轮
- 下一篇:通信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通信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