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粒子生产用的除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7674.1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2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石昌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腾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4/00 | 分类号: | B07B4/00;B07B11/06;B07B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粒子 生产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粒子生产用的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阶梯入料箱、螺旋阶梯板以及净尘箱,所述除尘箱体的腔体由隔板形成左右两个空腔,且除尘箱体的左空腔中设有阶梯入料箱,右空腔中设有吸尘电机,本发明塑料粒子生产用的除尘装置,通过阶梯入料箱实现粒子的缓冲递送功能,在递送的过程中利用吸尘孔将粉尘传递至净尘箱中,粒子继续下降至鼓风腔中进一步除尘工作,粒子从导料管中运出,粉尘全都进入净尘箱中净化,整体实现自动化粒子除尘工作,以及对粉尘的收集净化功能,在工业工作中减少了粉尘对工作环境的污染进而减小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粒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粒子生产用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粒子,是塑料颗粒的俗称,是塑料以半成品形态进行储存、运输和加工成型的原料,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而工程塑料可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两大类。通用工程塑料通常是指已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应用范围较广的5种塑料,即聚酰胺(尼龙,PA)、聚碳酸酯(聚碳,PC)、聚甲醛(POM)、聚酯(主要是PBT)及聚苯醚(PPO),而特种工程塑料则是指性能更加优异独特,但目前大部分尚未大规模工业生产或生产规模较小、用途相对较窄的一些塑料,如聚苯硫醚(PPS)、聚酰亚胺(PI)、聚砜(PSF)、聚醚酮(PEK)、液晶聚合物(LCP)等,但是通常塑料粒子的生产与运输中均存在大量的粉尘,不仅污染工作环境,还给员工带来健康危害。
现在对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结构功能均十分简单,对塑料粒子的除尘程度不够不足以维护工作环境的清新度,且对吸收的粉尘并无进一步的清洁,因此现在急需一种新型机械设备来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的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除尘设备除尘效果不够,2.现有设备对吸收的粉尘无进一步净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粒子生产用的除尘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实现塑料粒子的高程度除尘和对粉尘的进一步净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粒子生产用的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阶梯入料箱、螺旋阶梯板以及净尘箱,所述除尘箱体的腔体由隔板形成左右两个空腔,且除尘箱体的左空腔中设有阶梯入料箱,右空腔中设有吸尘电机,所述阶梯入料箱的内壁与螺旋阶梯板固定连接,且阶梯入料箱的右侧端面与隔板的左侧端面间设有若干个吸尘孔连通,所述隔板的右侧端面与吸尘罩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吸尘罩的右输入端与吸尘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吸尘罩的底端面与净尘箱的顶端面左半部分固定连接,所述净尘箱的左端面与出料箱的右端面固定连接,且净尘箱的顶端面右半部分开有集尘孔。
优选的,所述集尘孔的一端与净尘箱的内腔连通,且集尘孔的另一端与吸尘电机的出尘口固定连接,所述净尘箱的前端面由设有的通孔与粉尘加湿器的输出端连通,且净尘箱的右端上部与挡板铰接。
优选的,所述出料箱的内部上方固定设有网板,且出料箱的内部下方固定设有导料管,所述网板置于导料管的入口处,且网板的中部设有10-20个大于塑料粒子直径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网板的顶端面与螺旋阶梯板的出口间形成鼓风腔,所述鼓风腔的左端与鼓风机的输出端连通,且鼓风腔的右端由吸尘孔与净尘箱的内腔连通,所述鼓风腔的右端面与阶梯入料箱的左端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表面固定设有拉手,且挡板的底端内侧与净尘箱的底端以60°斜度坡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尘电机和鼓风机、以及粉尘加湿器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腾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腾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7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