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竖纹复合组织及其编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9311.0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7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顾洪德;叶明安;水根妹;沈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斓帛针织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4502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组织 及其 编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纹复合组织,它包括正平针组织和反平针组织,所述正平针组织由隔针正面线圈组成,所述反平针组织由隔针反面线圈组成,隔针正面线圈与隔针反面线圈在纵行上交错配置,且正面线圈与隔针反面线圈的线圈大小不同;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竖纹复合组织的编织方法,通过在横机前、后针床上交替平针编织、翻针堆叠的方式,交错编成竖纹复合组织及所需图案。本发明得到的竖纹复合组织及其编织方法,通过不同的线圈参数和纱线的组合设计,能在织物一面呈现出凹凸纵向条纹纹理,在其另一面形成微观波浪感横向条纹,适用领域广泛,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为针织产品的设计开发及市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物及其方法,特别是一种竖纹复合组织及其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横编针织物的基本组织、变化组织等组织结构都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个性,复合组织提供针织织物开发更丰富的可变性和更深层次的再开发性。然而,针织物组织结构作为产品设计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传统的组织结构已不能完全满足产品的设计开发需求。此外,其在视觉效应方面的技术开发广度、深度尚且不足,亟待加强此方面的组织结构的开发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竖纹复合组织及其编织方法,其优势在于突破了传统组织结构的上述局限性,为针织产品实现视觉效应的条纹肌理效果开辟新路径,能够更好地诠释设计理念,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竖纹复合组织,它包括正平针组织和反平针组织,所述正平针组织由隔针正面线圈组成,所述反平针组织由隔针反面线圈组成,隔针正面线圈与隔针反面线圈在纵行上交错配置,且隔针正面线圈与隔针反面线圈的线圈大小不同。
本发明所设计的竖纹复合组织的编织方法,包括使用一种横机,所述横机包括前针床和后针床,所述前针床和后针床彼此相对,且平行向两侧延伸,在横机上设有纱嘴A和纱嘴B,该编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纱嘴A 单独右行向前针床、后针床织针一隔一给纱并编织,形成一横列线圈长度X的隔针正面线圈;
(b)、将后针床的隔针正面线圈翻针至前针床织针上;
(c)、根据所需的图案分布,纱嘴B单独右行向未编织的前针床、后针床织针一隔一给纱并编织,形成一横列线圈长度Y的隔针反面线圈;
(d)、将后针床上编织的隔针反面线圈翻针至前针床织针上;
(e)、参考步骤(a)-步骤(d),分别进行纱嘴A和纱嘴B的左行编织
(f)、重复步骤(a)-步骤(e)。
所述步骤(a)-步骤(c),即在前、后针床上编织一横列线圈长度X的隔针正面线圈及一横列线圈长度Y的隔针反面线圈,且所述线圈长度X与线圈长度Y大小不同,所述步骤(d)是指通过翻针将两行线圈交错配置,通过步骤(e),可以在横机上形成正平针组织及反平针组织,通过步骤(f),所述正平针组织和反平针组织反复重叠交错,形成竖纹复合组织。
本发明得到的竖纹复合组织及其编织方法,为针织产品实现视觉效应的条纹肌理效果开辟了新路径,通过不同的线圈参数和纱线的组合设计,能在织物一面呈现出凹凸纵向条纹纹理,在另一面形成微观波浪感横向条纹,适用领域广泛,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为针织产品的设计开发及市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竖纹复合组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竖纹复合组织的组织构成图;
图3是本发明竖纹复合组织的编织方法的实施示意图。
图中:正平针组织1、反平针组织2、隔针正面线圈3、隔针反面线圈4、前针床5、后针床6、纱线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斓帛针织科技(嘉兴)有限公司,未经斓帛针织科技(嘉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9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