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阻燃低烟电缆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8524.1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9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程旺生;刘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七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1/04 | 分类号: | C08L31/04;C08L23/06;C08L39/06;C08L27/12;C08K13/04;C08K7/08;C08K5/3475;C08K7/10;C08K5/526;C08F218/08;C08F2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阻燃 聚醋酸乙烯酯 低烟电缆料 耐火纤维 氟橡胶 增韧 阻燃 聚氯乙烯 硅橡胶 高密度聚乙烯树脂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紫外线吸收剂 无二次污染 传统树脂 单体改性 氯化橡胶 配方组成 阻燃填料 传统的 抗氧剂 耐水性 增韧剂 重量份 树脂 低烟 磷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阻燃低烟电缆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其配方组成为:紫外线吸收剂3‑6份、抗氧剂1‑5份、耐火纤维6‑12份、氟橡胶料10‑20份、高效阻燃聚醋酸乙烯酯料40‑60份、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料20‑40份。本发明以高效阻燃聚醋酸乙烯酯料为主要树脂,代替传统树脂料中的聚氯乙烯等成分,该料采用磷系阻燃单体改性,阻燃、低烟、无二次污染;以耐火纤维为增强阻燃填料,与高效阻燃聚醋酸乙烯酯料协同作用,本发明具有高效阻燃性;采用氟橡胶增韧,代替传统的增韧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氯化橡胶、硅橡胶等,增韧效果更好、耐水性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效阻燃低烟电缆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冶金、电力、电子、自动化及信息化网络等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与之配套的电线电缆特别是阻燃电线电缆的用量急剧增加,包括电力电缆、控制电缆、信号电缆、仪器仪表电缆、计算机电缆等。传统的阻燃电缆一般采用聚氯乙烯做为护套,虽然聚氯乙烯材料具有阻燃性好、价廉、工艺好等特点,但由于其含有卤素,燃烧时会放出大量卤化氢气体和浓烟,造成火灾的“二次危害”,从而加大了火灾的损失。尤其是很多科学研究已证实,卤化物对人体健康与环境所造成的损害已愈来愈严重,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欧盟和日本一些大公司例Sony、Toshiba等都提出了对聚氯乙烯限制使用的条例;在国内,北京市供电局1998年3月发文规定禁止PVC类电线电缆在该局系统内使用,2002年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推出的《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明确提出了使用低烟无卤电线电缆的要求。以上这些,使得不含卤素的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得到广泛的使用并呈现出很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地铁、船舰、高层建筑和石油平台用电缆、家用电器用电线、汽车低压电线等场合大有完全取代聚氯乙烯之势。
中国专利201711176192.1公开了一种工业阻燃电缆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聚氯乙烯树脂40-65份、环保增塑剂10-30份、高密度聚乙烯HDPE10-15份、环氧丙烯酸酯10-12份、液体酸酐15-18份、云母粉12-15份、重晶石粉16-20份、润滑剂0.1-2份和抗氧剂0.5-2份。该发明一种工业阻燃电缆料组成原料配方合理,制得的电缆料具有耐候性好,具有防火的功能,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该发明存在二次污染隐患、耐老化性能待完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效阻燃低烟电缆料。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阻燃低烟电缆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其配方组成为:紫外线吸收剂3-6份、抗氧剂1-5份、耐火纤维6-12份、氟橡胶料10-20份、高效阻燃聚醋酸乙烯酯料40-60份、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料20-40份。
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抗氧剂为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酸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1,2-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肼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耐火纤维为氧化锆多晶纤维、硅酸铝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氟橡胶料为亚硝基氟橡胶、四丙氟橡胶、磷腈氟橡胶以及全氟醚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料为市售HDPE。
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高效阻燃聚醋酸乙烯酯料由以下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七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七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85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元器件散热专用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辐射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