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作用下泥浆成膜闭气的全通透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9320.1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5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周翠英;梁彦豪;刘春辉;刘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透 泥浆 成膜 压力室 闭气 高压作用 加压装置 试验装置 测量 观测 量筒 岩土力学试验 高压条件 透明圆筒 仪器制造 空压机 下端盖 试验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作用下泥浆成膜闭气的全通透试验装置,属于岩土力学试验仪器制造技术领域,由全通透压力室、测量及加压装置组成,其中,全通透压力室由上、下端盖和透明圆筒共同组合,测量及加压装置由量筒和空压机共同组合。本发明主要价值在于:一、为了实现在高压条件下(<5MPa)对泥浆成膜进行观测,可采用全通透压力室,开展闭气试验;二、可实现泥浆成膜的动态全过程观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作用下泥浆成膜闭气的全通透试验装置,属于岩土力学试验仪器制造技术领域。适用于开展高压条件下(<5MPa),测试泥浆成膜闭气性能的试验。
背景技术:
泥浆成膜支护是地下工程开挖支护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用于维持开挖面的稳定性,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目前对泥浆成膜的室内试验多采用自制的全通透闭气试验装置,但其工作气压力绝大多数在1MPa以内,而大于1MPa条件下对压力室提出更高的要求,现有装置难以在高压(>1MPa)条件下实时观测泥浆成膜全过程。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压作用下泥浆成膜闭气的全通透试验装置,可实现在高压条件下(<5MPa),实时观测泥浆成膜闭气试验的动态全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高压作用下泥浆成膜闭气的全通透试验装置,由全通透压力室、测量及加压装置组成。其中,全通透压力室由圆形的上端盖、下端盖和透明圆筒组成,测量及加压装置由量筒和空气压缩机组成。
Ⅰ.全通透压力室
A.上端盖
上端盖外径为500mm,厚度为30mm,设有进气阀门、进气口、橡胶圈凹槽、螺栓孔和定位环;进气阀门与进气口连通,进气口位于上端盖侧面中间位置,直径为10mm,连通到上端盖下表面中心位置,进气阀门可控制进气压力,实现分级加压,当阀门关闭,则可实现压力室内恒压环境,可测试泥浆成膜的恒压闭气性和承压时间;橡胶圈凹槽布设在上端盖下表面,共三组,内径依次为170mm、220mm、270mm,凹槽宽度为5mm,深度为5mm,橡胶圈凹槽协同橡胶圈,并在空隙处涂抹密封油脂,可实现在高压条件下压力室的密封性;螺栓孔布设在上端盖直径为400mm的圆周上,每90°一个,孔径为15mm,螺杆通过螺栓孔并拧紧,可将上、下端盖和透明圆筒固定成一个整体;定位环内径为321mm,外径为330mm,高度为5mm,定位环的设置有助于在安置透明圆筒时进行找准和限位。
B.下端盖
下端盖外径为500mm,厚度为30mm,设有排水阀门、排水口、橡胶圈凹槽、螺栓孔和定位环,排水阀门与排水口连通,排水口位于下端盖侧面中间位置,排水口直径10mm,连通到下端盖上表面中心位置,排水阀门可控制压力室滤出的水流出排水口,排水口外接测量装置,为排水提供通道;橡胶圈凹槽布设在下端盖上表面,共三组,内径依次为170mm、220mm、270mm,凹槽宽度为5mm,深度为5mm,橡胶圈凹槽协同橡胶圈,并在空隙处涂抹密封油脂,可实现在高压条件下压力室的密封性;螺栓孔布设在下端盖直径为400mm的圆周上,每90°一个,孔径为15mm,螺杆通过螺栓孔并拧紧,可将上、下端盖和透明圆筒固定成一个整体;定位环内径为321mm,外径为330mm,高度为5mm,定位环的设置有助于在安置透明圆筒时进行找准和限位。
D.透明圆筒
透明圆筒由高强透明材料制成,内径为160mm,外径为320mm,高为200mm,试验时可透过筒壁进行全程闭气观测并及时记录。
本发明与现有的泥浆成膜闭气装置相比较,有如下优点:一、压力室可承受5MPa以内的气压力作用;二、试验过程中,可透过全通透压力室实时观测泥浆成膜动态全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二维视图。
附图标记为:
Ⅰ.全通透压力室:A.上端盖,B.下端盖,D.透明圆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9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试件水岩相互作用试验装置
- 下一篇:基于海绵城市的绿地构造中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