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控制管线封堵工艺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6437.8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1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飞;葛俊瑞;李三喜;罗勇;蔡斌;吴健;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10 | 分类号: | E21B29/10;E21B4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控制 管线 封堵 工艺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井下控制管线封堵工艺及系统。井下控制管线封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记录油井套管内的套管压力和油管压力;确定井上控制管线正常,随后以高于套管压力的压力向井下控制管线内注入至少两倍于井下控制管线容积的工作介质,测定工作介质的泄漏速度;对井下控制管线泄压,并根据回流的工作介质的体积计算泄漏点的深度;向井下控制管线内注入堵漏剂;向井下控制管线内注入工作介质将堵漏剂推动至泄漏点处。本发明通过向井下控制管线内注入堵漏剂,堵漏剂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从泄漏点边缘逐渐向中间聚合形成有一定柔韧度的固体将泄漏点封堵,操作简便,成本低,能及时的堵漏,避免对油气井的正常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控制管线封堵工艺及系统。
背景技术
海上油气井完井生产管柱包括油气管和设置于油气管上的井下安全阀,油气管设置于油井套管内,井下安全阀的控制管线位于油气管和油井套管之间并且延伸至地面,地面的控制系统通过液压控制井下安全阀的开启或关闭。
在工作过程中,液压控制管线在特殊震动或外力作用环境下容易出现损伤或者破裂,导致液压控制管线内部的工作介质(比如油)泄漏 ,使得控制系统无法通过液压控制管线控制井下安全阀正常工作,导致井下安全阀失去作用。目前,控制管线出现泄漏时,只能将井下安全阀从油气井内起出,对液压控制管线进行维修或更换一套完好的控制管线,维修或更换操作复杂,费时费力,而且成本较高,严重影响了油气井的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控制管线封堵工艺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液压控制管线出现泄漏时,维修或更换操作复杂,费时费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井下控制管线封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记录油管压力和油井套管内的套管压力;
确定井上控制管线正常,随后以高于所述套管压力的压力向井下控制管线内注入至少两倍于所述井下控制管线容积的工作介质,测定工作介质的泄漏 速度;
对所述井下控制管线泄压,并根据回流的工作介质的体积计算泄漏点的深度;
向所述井下控制管线内注入堵漏剂;
向所述井下控制管线内注入工作介质将堵漏剂推动至泄漏点处。
作为优选,根据回流的工作介质计算泄漏点的深度采用的公式为:
回流的工作介质的体积(升)/井下控制管线的容积(升/米)=泄漏点深度 (米)。
作为优选,向所述井下控制管线内注入工作介质将堵漏剂推动至泄漏点处,注入的工作介质的体积(升)与堵漏剂的体积之和等于泄漏点深度(米)与井下控制管线的容积(升/米)的乘积。
作为优选,在向所述井下控制管线内注入工作介质将堵漏剂推动至泄漏点处之后,还包括:分级增加所述井下控制管线内的压力,直至达到最终测试压力,以检测封堵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所述的井下控制管线封堵工艺的井下控制管线封堵系统,包括:
控制系统;
工作管线,一端连接于井下控制管线,另一端连接于控制系统;
堵漏管线,一端连接于所述井下控制管线,另一端连接于控制系统,且所述堵漏管线内充设有堵漏剂;
所述控制系统选择性的控制所述井下控制管线和所述工作管线相连通,或所述井下控制管线和所述堵漏管线相连通。
作为优选,还包括泄压管线,所述泄压管线一端连接于所述堵漏管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6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型海洋钻探回转式保压取心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反复操作的井下打捞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