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Kong网关实现的正向代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2002.3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1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卢光华;刘平涛;霍义伟;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车行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kong 网关 实现 正向 代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Kong网关实现的正向代理方法,第三方数据API接口Consumer以及Kong API网关位于无公网访问权限的内网网段,Kong API网关上运行Forward_Proxy插件,Forward_Proxy插件通过标准Proxy代理服务器连接运行在公网的第三方数据API接口Upstream,所述kong网关上配置Service和Route路由策略,该功能由Kong原生提供,对Service启用Forward_Proxy插件,该插件执行正向代理转发逻辑,由LUA语言实现。本发明能对数量众多的第三方API进行统一地址规划管理,以网关服务的形式向后台应用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Kong网关实现的正向代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运营APP产品后台技术中,需要与众多第三方供应商的数据API接口对接,以便在自建的数据仓库无法满足用户的查询请求时,便将请求分发至合作方的API接口,以最终为用户提供服务。
最初的技术实现是将第三方的数据接口地址,直接硬编码在各类后台应用代码中,生产环境应用服务器直接与公网的第三方API接口进行通讯,生产环境的所有机器全部能够与外网进行通讯。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一、维护成本高: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对接的第三方数据API越来越多,第三方数据源采用的协议、域名、地址各家各样,汇集在一起杂乱无章,毫无规律性可言,对识别、记忆、沟通造成诸多不便。再加上商务合作的变更,也需要频繁修订所有涉及应用的配置文件,维护难度大的缺点逐渐凸显。
二、网络结构:
1、后台应用直接与位于公网环境的第三方API交互,要求所有的后台服务器必须要有公网带宽,能够与公网节点进行通讯。造成生产环境的内外网隔离、网段容量规划不受运维人员主控,需要对应用代码的实现逻辑将就。
2、后台应用与第三方API的交互,跟正常的业务请求处理占用一个网络通道,无法进行流量区分,也无法针对性升级。
三、运维管理:
1、后台应用与第三方API的交互发生在众多应用服务器,网络带宽消耗、连接数、延时、交互结果等数据分布扩散,很难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
2、后台应用在公有云部署时,因需要与公网通讯,无法使用更便宜的内网云主机,必须使用有外网带宽的云主机,经济成本高。
四、性能问题
1、DNS解析造成的响应延迟大。第三方API的接口地址只有少部分是直接使用IP地址,大部分是域名。在与第三方API交互时,操作系统层需要完成大量的第三方域名的域名解析,且因第三方API的CDN、安防策略的缘故,也无法通过建立内部DNS服务器减少公网域名解析代价。
2、防火墙资源消耗增加。数量众多的应用后台服务器,各自频繁主动发起对外的TCP连接请求,造成防火墙NAT地址转换、安全规则匹配、包过滤、日志记录开销增大,防火墙CPU资源消耗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Kong网关实现的正向代理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Kong网关实现的正向代理方法,第三方数据API接口Consumer以及Kong API网关位于无公网访问权限的内网网段,Kong API网关上运行Forward_Proxy插件,Forward_Proxy插件通过标准Proxy代理服务器连接运行在公网的第三方数据API接口Upstream,所述kong网关上配置Service和Route路由策略,该功能由Kong原生提供,对Service启用Forward_Proxy插件,该插件执行正向代理转发逻辑,由LUA语言实现,具体的流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车行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车行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2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