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4136.1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5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欢;黄茗;帅群;石秀慧;尹先清;苏高申;于小荣;米远祝;顾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52 | 分类号: | C09K8/52;E21B37/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阻垢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阻垢剂,其包括第一阻垢剂、第二阻垢剂和第三阻垢剂,所述第一阻垢剂包括: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8~10份、氨基三亚甲基膦酸5~8份、羟基乙叉二膦酸3~5份、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5~8份;所述第二阻垢剂包括:马来酸酐15~20份、丙烯酸5~10份、丙烯酸羟丙酯5~8份、过硫酸铵0.5~1份;所述第三阻垢剂包括:聚环氧琥珀酸10~12份、聚天冬氨酸8~10份、改性咪唑啉类5~8份、改性季铵盐0.5~1份、聚丙烯酸钠0.05~0.1份。本发明的油田阻垢剂性质稳定,注入油井后会缓慢释放,有效减少了井筒结垢,延长了检泵周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油田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采出水、注入水中不同程度的含有Ca2+、Mg2+、Ba2+、Sr2+、CO32-、SO42-等成垢离子,随着外界环境(温度、压力等)的改变,导致地层、井筒和地面管线结垢。在油田中常见的是CaCO3垢、CaSO4垢、SrSO4垢、BaSO4垢等,也常把腐蚀产物,如FeCO3、FeS、Fe(OH)2、Fe2O3以及溶解度大、含量高、在一定条件下容易析出的物质(如氯化钠)包括在内。结垢多发生在油井泵挂以上400m内,易结垢部位主要集中在油管内壁、油杆外壁、抽油泵等。井筒内的结垢导致部分生产井泵杆本体结垢严重、注塑杆扶正块偏磨严重、活塞表面存在磨损、油管内壁偏磨结垢严重、尾管结垢严重等,严重影响了油田采油设备的寿命。结垢影响了油田生产的稳定和正常进行,如何防止结垢已成为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现在技术,油田使用的防垢技术有三种,分别是物理法、工艺法和化学法。物理法是应用物理仪器设备的特定功能抑制垢的形成,常用的是超声波、磁场、晶体技术等;工艺法是通过改变或控制某些工艺条件来破坏或减少垢的生成机会;化学法是通过加入化学防垢剂,利用防垢剂的络合增溶、分散、晶格畸变等作用阻止垢的形成,因其效果好、应用范围广、使用灵活等优点,在油田应用广泛。
然而目前的阻垢剂存在性质不稳定、作用时间短的问题,在实际使用时,每天都需要向油井中注入阻垢剂,大大增加了人力成本。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性质稳定、作用时间长的阻垢剂,以解决井筒结垢导致采油设备损坏的问题,从而保证油田生产的稳定和正常开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油田阻垢剂,该阻垢剂性质稳定,注入油井后会缓慢释放,延长了作用时间,有效减少了井筒结垢,延长了检泵周期;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阻垢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阻垢剂的使用方法。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油田阻垢剂,其包括第一阻垢剂、第二阻垢剂和第三阻垢剂,其中,
所述第一阻垢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8~10份、氨基三亚甲基膦酸5~8份、羟基乙叉二膦酸3~5份、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5~8份;
所述第二阻垢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马来酸酐15~20份、丙烯酸5~10份、丙烯酸羟丙酯5~8份、过硫酸铵0.5~1份;
所述第三阻垢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环氧琥珀酸10~12份、聚天冬氨酸8~10份、改性咪唑啉类5~8份、改性季铵盐0.5~1份、聚丙烯酸钠0.05~0.1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油田阻垢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第一阻垢剂、第二阻垢剂和第三阻垢剂分别进行制备,所述第二阻垢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按重量份备料,将马来酸酐、丙烯酸和丙烯酸羟丙酯混合,在过硫酸铵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第二阻垢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油田阻垢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第一阻垢剂、第二阻垢剂和第三阻垢剂采用分段塞的方式注入油井中;注入压力低于地层压力,爬坡压力为0.5~1Mpa,注入速度为150~200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4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