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湖滨带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8246.0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6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艳;李慧贤;张盼月;王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1/1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湖滨带 芦苇秆 基质 脱氮除磷 生物炭 水生植物 制备成生物 质量百分比 高温裂解 混合基质 技术操作 维管束 调理 氮磷 去除 能耗 栽种 投资 | ||
1.一种湖滨带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其特征在于调理后的湖滨带基质生物炭:干芦苇秆:湖滨带基质的干质量比为1-5:0.5-2:93-98.5,并且通过以下步骤实施:
(1)生物炭的制备:将芦苇秆洗净,烘干后粉碎成芦苇粉末,制备成生物炭,备用;
(2)干芦苇秆段的制备:将干芦苇秆洗净,烘干后切成小段,备用;
(3)湖滨带基质的调理:将生物炭、干芦苇秆与湖滨带基质进行混合;
(4)水生植物的栽种:将水生植物种植在湖滨带混合调理后的基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滨带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芦苇秆粉碎后的粉末粒径为0.05-0.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滨带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芦苇粉末制备生物炭的条件为:在350-550℃、程序升温速率为5-10℃/min的氮气保护下,高温裂解1-3h,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漂洗2-3次以去除表面杂质后,烘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滨带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芦苇秆切成小段长度为3-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滨带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温度为80-85℃,时间为24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滨带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调理基质厚度为湖滨带表层基质的10-5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滨带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湖滨带种植水生植物后的水深为0.1-1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滨带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水生植物为芦苇、菖蒲、蒲草、水芹、蕹菜中的1-2种,种植方式为根茎形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滨带强化脱氮除磷的技术,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总氮浓度≤15mg/L和总正磷酸盐浓度≤0.80mg/L的水质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82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藻处理酱油废水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生态浮岛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