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复材筋复合式锚具及其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0363.2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8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朱虹;王强;童翊轩;苏伟强;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E04C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材 预制 锚具 套筒 软金属管 复合式 粘结剂 锚固 成型 混凝土构件 耐腐蚀性能 软金属套管 锚固效率 服役期 体积小 上套 填充 挤压 依附 施工 应用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预应力复材筋复合式锚具及其成型方法,锚具包括软金属管、预制套筒和粘结剂;使用时,所述预制套筒套设在复材筋待锚固的一端;所述软金属管套设在复材筋上,且位于预制套筒内;所述粘结剂填充在预制套筒内。本发明预应力复材筋复合式锚具及其成型方法,可同时应用于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预制复材筋混凝土构件中。本实施例中,复材筋上套设软金属管,经挤压后软金属套管紧紧依附在复材筋表面,复材筋套有软金属管的一端位于预制套筒内,通过注入粘结剂进行锚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简单、体积小、锚固效率高、施工方便、耐腐蚀性能好,可为预应力复材筋混凝土构件提供高效锚固并确保锚具服役期超过构件使用年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应力复材筋复合式锚具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后张法预应力预制复材筋混凝土构件制作中,常采用夹片式锚具或粘结式锚具,夹片式锚具易产生切口效应,将复材筋夹断造成锚固失效;粘结式锚具则需较长的锚固长度,不便于工程操作。在先张法预应力预制复材筋混凝土构件制作中,是不用锚具的,只使用临时性的锚固装置,被称为夹具,当放张结束后,夹具会被切断去掉,在长期荷载下预制复材筋混凝土构建的力学性能会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应力复材筋复合式锚具及其成型方法,可同时应用于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预制复材筋混凝土构件制作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应力复材筋复合式锚具,所述锚具包括软金属管、含有空腔的预制套筒、粘结剂;使用时,所述预制套筒套设在复材筋待锚固的一端;所述软金属管套设在复材筋表面,且位于预制套筒的空腔内;所述粘结剂填充在预制套筒的空腔内。
作为优选例,所述预制套筒的空腔呈锥形。
作为优选例,所述预制套筒由钢材制成,其外形为圆柱体形,预制套筒外表面设有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
作为优选例,所述预制套筒由超高性能混凝土制成。
作为优选例,所述软金属管由铝合金制成。
作为优选例,所述软金属管为圆柱形,长度为复材筋直径的0.5~2.0倍,壁厚为3~6mm,内径比复材筋直径大0~2mm。
作为优选例,所述粘结剂为灌浆料或膨胀水泥,所述灌浆料的抗压强度不低于90Mpa。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应力复材筋复合式锚具的成型方法,包括:
S10.将软金属管套在复材筋待锚固的一端上,采用冷挤压设备使软金属管产生塑性变形,附着于复材筋表面;
S20.在预制套筒的两端开口处设置PVC定位板,用防水膜封堵封闭预制套筒的一端;
S30.将复材筋套有软金属管的一端从预制套筒开放的一端沿PVC定位板穿入预制套筒内,并使复材筋位于预制套筒的中轴线上;
S40.从预制套筒开放的一端注入粘结剂;
S50.待粘结剂养护完成后,除去PVC定位板和防水膜封堵,预应力复材筋复合式锚具成型完成。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应力复材筋复合式锚具的成型方法,包括:
S10.采用夹具将复材筋进行张拉至设计预应力;
S20.将软金属管套在复材筋待锚固的一端上,采用冷挤压设备使软金属管产生塑性变形,紧紧附着于复材筋表面;
S30.在预制套筒的两端开口处设置PVC定位板,用防水膜封堵封闭预制套筒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0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