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编绞机的绞框输送升举及转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5986.0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3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壬康;张其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7/06 | 分类号: | B65H67/06;B65H67/04;B65H54/7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张恒 |
地址: | 644004***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编绞机 输送 转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编绞机的绞框输送升举及转动装置,属于纺织成绞技术领域。针对目前无法将绞框进行运输升举和转动、无法对绞框的放置位置进行调节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绞框输送装置、绞框升举装置和绞框转动装置。绞框输送装置先将绞框输送至特定的位置,然后绞框升举装置将绞框向上举起,最后绞框转动装置将绞框进行转动。本发明能够对绞框进行一系列的位置调整,从而满足后续的编绞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成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编绞机的绞框输送升举及转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国内外纺织行业丝线成绞后,几乎全部都是采用人工编绞的方式,现有人工编绞的动作,其包括:
1、送底线,操作工用一只手将从丝饼拉出的丝线从等待成绞的绞框中心,并且从丝线的底部始端穿过至末端。
2、钩底线,操作工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按照成绞机在绞框上分出的丝线之间的间隙,插入间隙,并钩出底线,使底线在丝线上方的手指上形成。
3、操作工将底线头在末端处回绕并穿过上述步骤2)中钩出的底线形成的圈。
4、将底线头拉回至始端,将底线头和从始端底部始端进入的底线打结,并剪断。
5、重复上述动作,将绞框中其他部位的丝线按照上述步骤循环动作。
按照上述人工编绞的方式,平均每个编绞工每天编绞的绞框非常有限,生产效率十分低下,不能满足下道工序的需要,人工生产成本也相应提高。因此,纺织技术领域不断地再研发自动化进行编绞的编绞机。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5月18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108049019A,名称为一种自动编绞机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编绞机,包括将线缠绕成束的缠绕机构,将缠绕线头、内层线头和外层线头进行打结的自动打结器,线框和动力系统,动力系统驱动线框在缠绕机构下轴向递进运动且绕轴旋转运动;缠绕机构将线束分道缠绕;缠绕完毕后将缠绕线头、内层线头和外层线头经自动打结器进行打结。本发明通过提供了缠绕机构能够通过一根线就完成分道缠绕的工作,采用了单线链式线迹进行缠绕,完全实现了自动缠绕的功能,同时形成的绞线在后工序中能够一剪开线。通过自动打结器即可实现对外层线头、内层线头和缠绕线头的打结,实现了仿生手打结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打结难的问题。
上述现有技术是从线框(即绞框)放置到机器上以后再进行编绞,绞框包括六边形木质边框,穿过六边形木质边框设置有中心轴,中心轴的一端设置有滚轮;还包括残绕在六边形木质边框上的线绞。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5年08月19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204570145U,名称为一种成绞机的纱线框连接座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成绞机的纱线框连接座,包括内部均成中空的连接部和锁紧部,连接部包括环形体和固定壁组,多组固定壁组等距间隔设置在环形体的外侧壁上,且相邻固定壁组的外侧壁通过加强连接片相固定,每组固定壁组包括一个长固定壁和一个短固定壁,长固定壁和短固定壁相互平行,且长固定壁和短固定壁上相同的位置均设有通孔,锁紧部为一个环形套圈,环形套圈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有一道连接缝,环形套圈的外侧壁上沿轴向还设有一道锁紧缝,锁紧缝与连接缝的中部连通,且锁紧缝向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延伸,锁紧缝的两侧还设有供螺栓贯穿的通孔。
目前的自动编绞机,其工作过程都是从绞框放置到规定位置以后才开始自动化的。而绞框的安装座也没有解决如何将绞框进行运输、升举及转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编绞机的绞框输送升举及转动装置,旨在解决无法将绞框进行运输升举行和转动、无法对绞框的放置位置进行调节的问题。通过本发明,能够平稳地将绞框运输至特定的位置,同时将绞框的放置位置进行调节,然后向上升举,再进行转动,从而满足后续编绞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5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丝轮组、导丝机构、光纤收卷装置及光纤丝收卷新工艺
- 下一篇:一种自动换盘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