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浆分离微通道及分离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5007.1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2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雁婷;邓治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雁婷;邓治杨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1/34 |
代理公司: | 重庆航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7 | 代理人: | 胡小龙 |
地址: | 4027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浆分离 微通道 红细胞 容纳腔 分离芯片 血浆 血液 防止堵塞 即时检测 空间阵列 连通通道 直接分离 进样腔 收集腔 可用 芯片 穿过 容纳 阻挡 流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浆分离微通道,包括用于容纳红细胞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呈空间阵列分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容纳腔之间设有可用于红细胞穿过同时对红细胞的流动起到阻挡作用的连通通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血浆分离芯片,包括如上所述的血浆分离微通道,所述血浆分离微通道的一端设有血液进样腔、另一端设有用于收集血浆的收集腔。本发明的血浆分离微通道及其分离芯片,可直接分离血浆,并能够防止堵塞,可适用于血液即时检测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血浆分离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血浆分离微通道及分离芯片。
背景技术
血浆分离对临床检测检验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实验室分析方法中,分离血浆最常用的方式是将全血在台式离心机中进行离心,然后抽取上清液即可以得到血浆。但是,在越来越广泛应用的血液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设备中,基于离心的血浆制备方法由于装置较大、成本较高而很难满足要求。
将微流控技术用于全血中的血浆的分离也因此成为了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多种不同的微流控装置被用于血浆分离研究中。如基于薄膜渗透的血浆分离方式,这种方法得到的血浆常常数量较少,而且需要吸附在薄膜中或者表面上,滤孔容易被堵塞,实际应用范围很受限。基于错流过滤的微流控血浆分离方法,可以降低孔隙堵塞的可能,但是血浆产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浆分离微通道及分离芯片,可直接分离血浆,并能够防止堵塞,可适用于血液即时检测等领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首先提出了一种血浆分离微通道,包括用于容纳红细胞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呈空间阵列分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容纳腔之间设有可用于红细胞穿过同时对红细胞的流动起到阻挡作用的连通通道。
进一步,所述容纳腔和连通通道的内壁均具有亲水性。
进一步,所述容纳腔的几何尺寸大于红细胞的几何尺寸,且所述容纳腔的尺寸范围为7.6-9.2um,所述连通通道的尺寸范围为2.8-3.4um。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血浆分离芯片,包括如上所述的血浆分离微通道,所述血浆分离微通道的一端设有血液进样腔、另一端设有用于收集血浆的收集腔。
进一步,所述血浆分离微通道与所述收集腔之间设有用于分离得到的血浆流通的分离通道。
进一步,所述血浆分离微通道内堆积设有微珠,所述微珠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和所述连通通道。
进一步,所述血浆分离微通道靠近所述分离通道的一侧堆积设有大微珠,所述大微珠的外径大于所述分离通道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小微珠的外径为9-11um,所述大微珠的外径为80-120um。
进一步,所述收集腔上设有出气孔。
进一步,还包括基底和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功能层,所述血浆分离微通道、血液进样腔和收集腔均设置在所述功能层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血浆分离芯片,通过设置血浆分离微通道,当血液经过血浆分离微通道时,血液中的血浆可通过连通的容纳腔和连通通道快速通过,而由于连通通道对血液中的红细胞具有阻挡作用,因此,血浆的流动速率快于红细胞的流动速率,从而将血浆分离出来,且红细胞缓慢流动,不会堵塞微通道;即本发明的血浆分离芯片不需要配合其他设备和条件,可直接分离血浆,可适用于血液即时检测等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血浆分离芯片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雁婷;邓治杨,未经杨雁婷;邓治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5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尘效果的生化试剂瓶
- 下一篇:一种微流控系统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