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镜筒及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82003.0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2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阿部刚也;星野谦治;小林英雄;川锅裕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3B17/02;H02K4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亚爱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摄像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锁定因断电而在镜头镜筒内光轴方向的移动不受限制的光学部件,并且不使用电力而能够保持光学部件的锁定状态的镜头镜筒及摄像装置。保持聚焦透镜(20)的可动框(22)由线性马达沿光轴方向驱动。在线性马达断电时锁定可动框(22)的情况下,利用可动框(22)的可动范围的端部使可动框(22)(卡合部(24))抵接于限制部(12),且通过电动致动器(50)使锁定环(40)向锁定位置转动。由此,通过限制部(12)及锁定环(40)的锁定部(40A)无法移动地固定可动框(22)。电动致动器(50)作为动力传递机构包含蜗轮蜗杆(56),通过蜗轮蜗杆(56)的不可逆旋转功能将锁定环(40)保持在锁定位置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镜筒及摄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因电源关断等而镜头镜筒内的聚焦透镜组等光学部件不受限制时固定光学部件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知有作为使镜头镜筒内的聚焦透镜组沿光轴方向移动的致动器使用了线性马达的摄像装置。这种摄像装置在未处于拍摄状态时(例如,电源关断或播放时),线性马达成为断电状态,从而聚焦透镜组不受限制。
当线性马达处于断电状态时,若用户晃动摄像装置,则聚焦透镜组移动而与聚焦透镜组的可动范围的端部发生碰撞,从而存在该冲击传到手中或产生冲击音的问题。并且,当在镜头镜筒内存在垃圾时,因冲击而垃圾移动,从而存在出货检查后垃圾明显化等问题。
以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有当使相机等光学设备的透镜单元移动的线性马达处于断电状态时,通过限制部件限制透镜单元的移动的光学设备(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光学设备对沿光轴方向移动的聚焦透镜单元及沿与光轴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的像抖动校正透镜单元设置能够向限制这些透镜单元的移动的锁定位置及解除限制的解锁位置移动的限制部件,并且通过来自直流马达的驱动力能够使限制部件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另外,限制部件具有限制像抖动校正透镜单元的移动的第1限制部及在与第1限制部之间塞入聚焦透镜单元的一部分而限制聚焦透镜单元的移动的第2限制部。
并且,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摄像装置具备沉筒式镜头镜筒,该镜头镜筒具有由音圈马达驱动的第1透镜单元(聚焦透镜等)及由步进马达即变焦马达驱动的第2透镜单元(变倍透镜等)。当使镜头镜筒沉筒时,将音圈马达设为断电状态,通过变焦马达使第2透镜单元沿沉筒方向移动,并且使第2透镜单元抵接而使第1透镜单元也同时移动(使其沉筒)。处于沉筒状态的第1透镜单元因第2透镜单元抵接而锁定为无法移动。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716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746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光学设备在驱动聚焦透镜单元的线性马达处于断电状态时,通过来自直流马达的驱动力使限制部件从解锁位置向锁定位置移动,通过锁定位置的限制部件将聚焦透镜单元固定为无法移动,但若直流马达成为断电状态,则存在基于限制部件的聚焦透镜单元的锁定解除的顾虑。
即,限制部件因直流马达的旋转驱动力经由减速齿轮列及锁定轴被传递而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转动,但若直流马达成为断电状态且光学设备晃动而力从聚焦透镜单元重复施加于限制部件,则存在限制部件逐渐转动而基于限制部件的聚焦透镜单元的锁定解除的顾虑。
尤其限制部件在第1限制部与第2限制部之间塞入聚焦透镜单元的爪部而锁定聚焦透镜单元,因此在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与爪部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从而变得聚焦透镜单元在该间隙内移动而力容易施加于限制部件。而且,专利文献1中没有直流马达处于断电状态时将限制部件保持在锁定位置上的记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2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