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锁模块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2972.2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2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贾朝心;褚文海;韩野;李广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方正数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49/00;E05B15/00;E05B9/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何红信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锁 模块盒体 前壳板 模块整体 模块化结构 装配空间 插接件 匹配 简化装配过程 本实用新型 个性化设置 部件结构 插接配合 滑动设置 通信通路 维修难度 模块化 内固定 通信 支臂 平行 组装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锁模块化结构,属于智能锁的技术领域,包括前壳板,还包括多个模块盒体,各所述模块盒体相互组装以形成模块整体,各所述模块盒体的内部分别装有不同的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均设有位于所述模块盒体上的通信插接件,各个通信插接件之间相互插接配合以形成通信通路;所述前壳板内固定设有第一L型侧板,第二L型侧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前壳板内,第一L型侧板和第二L型侧板的两支臂分别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形成装配空间;所述装配空间与所述模块整体相匹配,且前壳板的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模块整体相匹配的窗口,以达到对智能锁内部的各个部件结构进行模块化,以简化装配过程、降低维修难度以及实现智能锁可个性化设置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锁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锁模块化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电子锁不能称之为智能锁,智能锁智能体现的标志是能否手机远程控制和与智能家居联动。
现在的智能锁不同于以往的“先开启再扫描”的方式,扫描方式非常简单,将手指放在扫描处的上方由上至下的扫描就可以,无需将手指按在扫描处,扫描的方式更减少指纹残留,大大降低指纹被复制的可能性,安全独享。
智能锁的系统由智能监控器和电子锁具组成,二者异地放置,智能监控器供给电子锁具所需的电源并接收其发送的报警信息和状态信息。
现有的智能锁其内部各个部件均是预先装配的,再将智能锁安装在门上,以实现对门的开启或关闭操作运用智能控制的方式,无需采用传统方式,但,目前的智能锁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智能锁内部的各个部件(包括电路板、执行机构或者驱动机构等)结构不同,在装配过程中十分复杂繁琐;
(2)当智能锁内部的某个部件出现损坏时,必须要通过专业人员进行检修更换,过程复杂且更换的配件不易购买;
(3)智能锁一旦安装完成之后,其功能面板的结构相对固定,除非对智能锁进行个性化定制,否则,用户不能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锁模块化结构以达到对智能锁内部的各个部件结构进行模块化,以简化装配过程、降低维修难度以及实现智能锁可个性化设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锁模块化结构,包括装于门扇上的前壳板,还包括多个模块盒体,各所述模块盒体相互组装以形成模块整体,各所述模块盒体的内部分别装有不同的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均设有位于所述模块盒体上的通信插接件,各个通信插接件之间相互插接配合以形成通信通路;所述前壳板内固定设有第一L型侧板,第一L型侧板配设有第二L型侧板,第二L型侧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前壳板内,第一L型侧板和第二L型侧板的两支臂分别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形成装配空间;所述装配空间与所述模块整体相匹配,且前壳板的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模块整体相匹配的窗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型侧板和第二L型侧板的端部均设有内沿,内沿压紧于所述模块整体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型侧板包括第一主支臂和第一副支臂;所述第二L型侧板包括第二主支臂和铰接于第二主支臂上的第二副支臂,第二副支臂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压紧弹簧且第二副支臂的端部与第一主支臂之间挂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副支臂的端部设有挂钩,所述第一主支臂的侧面上设有与挂钩相匹配的挂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副支臂的侧面上设有垫块,且第一主支臂上设有条形线槽孔。
进一步地,所述前壳板的内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滑柱,各个滑柱均与所述第二主支臂的侧面相垂直,各个滑柱均与第二主支臂相套接且各个滑柱上均套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前壳板和第二主支臂相抵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方正数码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方正数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2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门锁
- 下一篇:一种带有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