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椅子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8045.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2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思航;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斌 |
主分类号: | A47C7/00 | 分类号: | A47C7/00;A47C9/00;A47C31/00;A63B23/00 |
代理公司: | 44479 深圳大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园园<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椅腿 新型椅子 久坐 前后运动 人体伤害 上下运动 凸轮结构 直立行走 髋关节 上端 支撑 摆杆 铰连 椅面 面具 疲劳 缓解 | ||
一种新型椅子,其包括:椅腿、支撑在所述椅腿上端的椅面、以及支撑在所述椅腿上并相互铰连的两个摆杆;所述椅面具有底板和两个顶板,两个所述顶板左右并排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两个所述顶板通过凸轮结构与所述底板相连、使所述顶板能够相对所述底板前后运动并同时上下运动。本新型椅子可令使用者模拟人直立行走时左右髋关节的运动,从而能缓解久坐疲劳及久坐对人体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坐具,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的椅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椅子其椅面是固定不动的,坐久了之后会感到疲劳。
人在直立行直的时候,身体各部位承受的重力比坐着的时候还要稍微大一点,但我们直立行走一般都是腿部先疲劳,而背部没有那么容易疲劳。究其原因是:一是因为人在直立行走的时候,由于左右大腿轮流迈出打开收回,引起人体重心的上下升降交替变化,在重心的升降过程中,由于人体部分时间处于轻微失重状态,这样人体的肌肉和关节之间的张力减小,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就可以得到适当的休息;二是因为髋关节来回活动,人的上肢的压力在髋关节的这种小幅前后活动中分解分散了,所以人的上肢不容易疲劳。
人在直立行走中髋关节运动轨迹分析。如图21所示,R为左右髋关节的距离。右腿向前迈步的轨迹是以左髋关节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弧,只是圆弧很短,近似于直线,同时在迈步的过程中,右髋关节会引起重心的轻微变化,重心的轻微变化使肌肉和关节之间的张力产生松紧的变化,使关节得到一定的休息时间。同理左腿迈步也类似。
人坐在椅子上如果能模拟出直立行走时的状态,那么就能缓解久坐疲劳及久坐对人体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椅子,该椅子能够缓解久坐疲劳及久坐对人体伤害,在空间有限的地方坐着就能放松锻炼身体。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椅子,其包括:
椅腿;以及
支撑在所述椅腿上端的椅面,所述椅面具有底板和两个顶板,两个所述顶板左右并排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两个所述顶板通过凸轮结构与所述底板相连、使所述顶板能够相对所述底板前后运动并同时上下运动。
优选地,所述新型椅子还包括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支撑在所述椅腿上并相互铰连的两个摆杆,两个所述摆杆贯穿椅面的所述底板、上端分别与椅面的两个所述顶板铰连、下端分别通过连杆与一转盘上的两个偏心轴连接,以使两个所述顶板的运动同步且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新型椅子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转盘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盘绕其中心轴转动。
在一种方案中,所述凸轮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前薄后厚的上凸轮;以及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前厚后薄的下凸轮。
另一种方案中,所述凸轮结构包括:间隔排布在所述底板的多个半圆形的上凸轮;以及间隔排布在所述顶板的多个半圆形的下凸轮。注:本发明中的术语“半圆形”仅用来形容凸轮的形状,并不涉及任何与量相关的因素,即,其中的“半”不等同于1/2。至于凸轮的高度和宽度,是根据构成椅面的顶板相对底板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运动幅度来确定的,而该运动幅度最好接近人直立行走时左右髋关节的摆动幅度。
在一些方案中,所述凸轮结构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端和所述顶板的下端。还有一些方案中,所述凸轮结构设置在所述顶板的第一侧部和所述底板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二侧部和所述第一侧部相对。
还有一些方案中,所述凸轮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底部的小滚轮;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面的与所述小滚轮配合的弧形轨道。其中,所述弧形轨道优选下述轨道中的一种:从所述底板的顶面向下凹陷的凹弧形轨道;从所述底板的顶面向上拱起的凸弧形轨道;从所述凹弧形轨道向所述底板的左侧部或右侧部凹陷形成的三维轨道;从所述凸弧形轨道向所述底板的左侧部或右侧部凹陷形成的三维轨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斌,未经赵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8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