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动送样载样器及风动送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5655.3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8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汪正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06 | 分类号: | B65G53/06;B65G53/34 |
代理公司: | 11228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殿军;张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发 载样器 分析室 风动送样系统 压缩空气装置 试样冷却 现场试样 通风口 风动送样 冷却风 试样分析结果 本实用新型 充分接触 风送管道 冷却设施 冷却试样 输送过程 配合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动送样载样器及风动送样系统,包括载样器本体,所述载样器本体上设有试样冷却用通风口。风动送样系统包括现场试样收发站、分析室试样收发站以及载样器,所述现场试样收发站与分析室试样收发站之间通过风送管道连接,现场试样收发站与分析室试样收发站均与压缩空气装置连接,所述压缩空气装置用于为试样收发站提供冷却风,使冷却风通过载样器的试样冷却用通风口进入载样器内部与试样充分接触,冷却试样;所述压缩空气装置还用于为试样收发站提供风动送样动力。该载样器配合风动送样系统能实现试样在输送过程中,同时进行试样冷却,减少了得到试样分析结果的时间,减少了分析室冷却设施的投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动送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动送样载样器及风动送样系统。
背景技术
风动送样系统由载样器、现场收发站、分析室收发站以及风送管道系统组成,其中,载样器用于装载试样。在冶金行业,通常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借助连接现场收发站、分析室收发站的风送管道系统,实现载样器从设置在冶炼主厂房的现场发送站和设置在分析室的接送站之间的快速往返运动,从而实现试样的快速输送,同时节约了大量人力,减轻了劳动强度,在冶金等行业内具有推广价值。
在冶金行业,由于载样器装载试样不仅需要输送块状的钢铁试样,还需要输送散状的渣样两种,因此目前载样器均设计为封闭结构。但由于所取块状的钢铁试样通常温度很高,试样输送过程中,试样在密闭的载样器中,无法充分快速冷却,而后续的分析仪器对试样温度要求不高于50℃,甚至更低。因此,试样到达分析室后,还需要额外通过冷却设施进行冷却。
可见,采用现有的风动送样系统以及载样器,有如下缺点:
(1)增加了单独的试样冷却时间,从而也增加了得到试样分析结果的时间。
(2)增加分析室冷却设施的投资,尤其在全自动分析系统中,由于系统中冷却环节和冷却设施的存在,增加了全自动分析系统的设计难度以及降低了系统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风动送样载样器,该载样器能实现试样在输送过程中,同时进行试样冷却,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单独的试样冷却时间,减少了得到试样分析结果的时间。且采用压缩空气同时作用风动送样的动力以及冷却介质,减少了分析室冷却设施的投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动送样载样器,包括载样器本体,所述载样器本体上设有试样冷却用通风口。
进一步地,载样器本体的两轴端面均设置试样冷却用通风口。
进一步地,载样器本体的两轴端面以及圆周面均设置试样冷却用通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载样器本体包括载样器盒体和载样器盒盖,所述载样器盒体、载样器盒盖中至少一个设置有试样冷却用通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载样器盒盖上设置若干试样冷却用通风口,若干试样冷却用通风口均布在载样器盒盖上;载样器盒盖上的若干试样冷却用通风口呈同心圆环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载样器盒体与载样器盒盖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包括螺纹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载样器盒体为空心圆柱体,空心圆柱体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有载样器盒盖;或空心圆柱体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有载样器盒盖,另一端密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动送样系统,包括现场试样收发站、分析室试样收发站以及上述载样器,所述现场试样收发站与分析室试样收发站之间通过风送管道连接,现场试样收发站与分析室试样收发站均与压缩空气装置连接,所述压缩空气装置用于为试样收发站提供冷却风,使冷却风通过载样器的试样冷却用通风口进入载样器内部与试样充分接触,冷却试样;所述压缩空气装置还用于为试样收发站提供风动送样动力。通过压缩空气装置提高压缩空气的压力,以进一步提高试样冷却效果和保证试样输送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56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