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单核细胞的真空采血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1738.7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1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龙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天地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2409 贵州省黔西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管本体 丁基胶塞 分离单核细胞 本实用新型 血清分离胶 真空采血管 安全盖帽 单核细胞 分离液层 抗凝 一体成型结构 插接配合 二次污染 紧密粘接 日常用品 丁基胶 管壁 标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分离单核细胞的真空采血管,包括PET试管本体,PET试管本体的表面设有标签,PET试管本体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单核细胞分离液层、血清分离胶层以及抗凝层,单核细胞分离液层、血清分离胶层以及抗凝层均紧密粘接在PET试管本体的管壁上,PET试管本体上设有丁基胶塞,丁基胶塞与PET试管本体之间插接配合,丁基胶塞上还设有安全盖帽,安全盖帽与丁基胶塞为一体成型结构。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离单核细胞的真空采血管。
背景技术
真空采血管用来进行采血工作后,后期需要对血液中的物质进行分离。但是涉及到一些特殊的细胞,例如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分离就变得非常麻烦,如果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该种方法耗时耗力,效率较低,且额外增加了发生污染的风险。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分离单核细胞的真空采血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单核细胞的真空采血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常规真空采血管遇到特殊细胞时,将特殊细胞进行分离非常麻烦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离单核细胞的真空采血管,包括PET试管本体,所述PET试管本体的表面设有标签,所述标签紧密粘接在所述PET试管本体上,所述PET试管本体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单核细胞分离液层、血清分离胶层以及抗凝层,所述单核细胞分离液层、所述血清分离胶层以及所述抗凝层均紧密粘接在所述PET试管本体的管壁上,所述PET试管本体上设有丁基胶塞,所述丁基胶塞与所述PET试管本体之间插接配合,所述丁基胶塞上还设有安全盖帽,所述安全盖帽与所述丁基胶塞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安全盖帽的截面圆的直径大于所述丁基胶塞的截面圆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PET试管本体的顶端表面设有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安全盖帽的底面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槽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环形槽的底壁上还设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之间相互咬合。
优选的,所述PET试管本体内部还设有缓流装置,所述缓流装置包括紧密粘接在所述PET试管本体管壁上的缓流筒。
优选的,所述缓流筒的顶面设有第一弧形面,所述缓流筒的底面设有第二弧形面,所述缓流筒内还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壁上设有若干个呈环状等间距排列的矩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单核细胞分离液层、血清分离胶层以及抗凝层,采血后通过一步离心的操作,就能够完成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分离,操作方便,并且杜绝了二次污染,解决了一般的真空采血管遇到特殊细胞时,将特殊细胞进行分离非常麻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缓流装置,实现血液流入到PET试管本体内时,减缓血液与PET试管本体管壁之间的冲击,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血液内的物质不被破坏,解决了一般的真空采血管在采血时,容易破坏血液内物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丁基胶塞以及安全盖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缓流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缓流筒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天地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天地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17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血常规采血管
- 下一篇:一种无毒无菌无热原PRP提取采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