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质工程测角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2214.3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6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邹启民;张玉广;刘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00 | 分类号: | G01C1/00 |
代理公司: | 52108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彦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支撑杆 测角仪 伸缩接头 固定柱 内置槽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底座上表面 固定盘 支撑柱 卡扣活动连接 地质工程 高度调节 内部设置 人员使用 便捷性 刻度盘 射线管 舒适性 中间处 测角 卡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质工程测角仪,其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内置槽、支撑柱和固定柱,所述内置槽位于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侧,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右侧,所述内置槽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支撑杆,所述伸缩支撑杆上设置有伸缩接头、卡扣和固定盘,所述伸缩接头均匀的分布在所述伸缩支撑杆的内部,所述卡扣活动连接在所述伸缩接头的中间处,所述固定盘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支撑杆的底部,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刻度盘。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操作人员使用测角仪时的舒适性,扩大了测角仪的使用范围,提高了测角仪高度调节时的便捷性,避免了测角仪上的射线管出现找不到水平线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角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工程测角仪。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地质工程测角仪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地质工程测角仪不能根据操作人员身高来调节底座的高度,减弱了操作人员使用测角仪时的舒适性,缩小了测角仪的使用范围,降低了测角仪高度调节时的便捷性,而且现有的地质工程测角仪是一个整体的结构,以至于不能达到射线管使用时角度的调节,降低测角仪使用时的灵活性,减小了测角仪测量时的精确度,测角仪上的射线管容易出现找不到水平线的现象。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工程测角仪,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工程测角仪,包括底座,在底座下端面设置有内置槽,在底座上端面设有支撑柱和固定柱,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侧,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右侧,在所述内置槽上设置有伸缩支撑杆;在固定柱上设置有刻度盘,在刻度盘上设置有调节柱;在支撑柱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在连接板的一侧铰接有嵌合板,嵌合板能以连接板为基准面0-180°转动,在嵌合板上铰接有固定板,固定板能以连接板为基准面0-180°转动,两铰接转轴相互垂直;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上设置有射线管,所述射线管的左端设置有射线管端盖,所述射线管端上设置有导线。
前述的地质工程测角仪是,所述的伸缩支撑杆由两节以上支杆嵌套构成,在每节支杆的管口处设有相互配合的伸缩式的调节接头和卡扣,在所述伸缩支撑杆的底部连接有固定盘。
前述的地质工程测角仪是,所述的铰接结构是在连接板的一侧棱角处开设沉槽,所述嵌合板呈倒凸字型,在沉槽上设置有两轴承,在沉槽所对底面旋接有固定螺栓,嵌合板的窄边倒角为弧面,在弧面两侧面设有转轴,转轴两端分别插接在两轴承内,锁紧用的固定螺栓能与嵌合板接触;在所述嵌合板上设置有与嵌合板转轴方向垂直的转动轴,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在嵌合板上连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能限定固定板的转动。
前述的地质工程测角仪是,所述内置槽的数量有四个,并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底座的拐角处。
前述的地质工程测角仪是,所述固定盘通过螺纹与所述伸缩支撑杆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固定盘底部的大小与所述内置槽的大小相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置槽和伸缩支撑杆的结合,先将固定盘从内置槽的内部抽出,然后再根据操作人员身高来调节底座的高度,接着再将卡扣嵌合在伸缩支撑杆内部的伸缩接头中,有效的增加了操作人员使用测角仪时的舒适性,扩大了测角仪的使用范围,提高了测角仪高度调节时的便捷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轴承、嵌合板和转动轴的结合,在测角仪使用时通过嵌合板在轴承的内部进行转动,当射线管调节到适当的位置时再通过固定螺栓将嵌合板固定好,再通过转动轴来调节固定板的角度,再由调节螺栓将固定板固定牢固,以至于达到射线管使用时角度的调节,提高测角仪使用时的灵活性,增加了测角仪测量时的精确度,避免了测角仪上的射线管出现找不到水平线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22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