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纸张爆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3313.1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2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叶;刘治新;朱国庆;段芸;张建平;杭义风;徐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亚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8 | 分类号: | G01N1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31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平台 滚球 手动驱动装置 驱动 本实用新型 螺栓 检测装置 转动 包装材料检测 设备技术领域 固定调节杆 印刷品表面 检测结果 人为因素 手工检测 同轴连接 传动轴 耐折 油墨 卷烟 直观 贯穿 配套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烟配套包装材料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纸张爆墨检测装置,包括,上驱动滚球4,下被动滚球5,上固定平台1,下固定平台2,固定调节杆3,手动驱动装置8,所述上驱动滚球4通过贯穿至内部的传动轴7与手动驱动装置8同轴连接,转动手动驱动装置8带动上驱动滚球4转动,所述上固定平台1与下固定平台2之间还设有调节螺栓17,所述调节螺栓17通过调节上固定平台1与下固定平台2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上驱动滚球4与下被动滚球5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手工检测的缺陷,同时可以更加科学、直观的分析出纸张、印刷品表面油墨的耐折、爆色、掉墨现象,使检测结果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烟配套包装材料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纸张爆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纸张产品印刷过程中,纸张表面的油墨会出现脱落、爆色等现象,在金银卡纸上印刷尤其明显,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多,主要为:1、水分,底纸的含水量过高时,室内的温、湿度不稳定,转移纸易变形,出现边缘形状凹凸的荷叶边现象。转移纸的含水量随着存放时间和存放温度的变化,会不同程度地释放。而转移产品的水分释放过量,纸张的纤维会相对变硬、发脆。经过印刷或模切压痕后,已硬化的纸张纤维会被不同程度破坏,呈现油墨脱落、爆色的情况;2、转移涂层,转移底纸表面铝层的附着性,主要取决于涂层初干的黏结性能和涂布量。涂布量的大小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印刷爆色现象,涂布量过少,胶黏剂渗入纸张的量少,转移铝层不易完全剥离,干燥后的成膜层薄,不易抵抗强压力;涂布量过大,纸张与膜复合时易挤胶,如果烘箱温度调整不当,则成膜性比较差,与铝层的连接牢度不强,也会呈现油墨脱落、爆色的情况;3、干燥系统,干燥系统的长度以12~16m最为适宜,温区至少为3组,4组最佳。通风、抽风要相对较大,热风直接吹复合好的纸张背面,并根据不同的机速调整烘道温度。车速慢,温度相应低,反之温度相对高些。
通常检查印刷纸张是否爆墨或印刷不实,都是采用手工折纸法或者用手指刮印刷品表面油墨层,因为每个人手法不一样、用力程度不一样,都会影响印刷品的质量的判断,如果出现误判,直接会影响印刷品的质量,甚至会造成整批产品报废。如何正确检测的方法及判断显得尤为重要。
为统一标准规范检查印刷品表面油墨的耐折、爆色、掉墨现象,以及检测纸张原材料耐折性,设想发明创造一种设备装置来取代人工折纸法,可以更加科学、直观的分析出纸张、印刷品表面油墨的耐折、爆色、掉墨现象,使检测结果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判断甚至误判。
现有技术出现了一种解决方案,CN108426780A公开了一种转移纸折痕处耐折度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样成品转移纸,转移纸印刷UV胶印油墨,取A4大小的转移纸用烫金机进行压痕处理,再手折转移纸,观察油墨层的爆墨程度或脱落现象。其检查油墨附着力的设备为烫金机,因烫金机烫金采用热压辊,可以做压痕处理;再通过手折转移纸,观察UV胶印油墨层的爆墨程度或脱落现象。此检测方法有两个不足:1、印刷方式很多,有UV胶印、凹版印刷、柔版印刷以及丝网印刷等,不同的印刷油墨通过烫金机压痕的表现情况不一,即使压痕出现脱落或爆墨也不能断定印刷不合格;2、不同印刷纸张的后道处理方式也不同,不能用统一的压痕及手工的耐折度标准判断不同印刷纸张的质量;3、手折的方式,具有特异性,不同检测人员手折的效果会有差异,不能准确度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纸张爆墨检测装置,克服了手工检测的缺陷。同时,可以更加科学、直观的分析出纸张、印刷品表面油墨的耐折、爆色、掉墨现象,使检测结果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判断。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纸张爆墨检测装置,包括,上驱动滚球,下被动滚球,上固定平台,下固定平台,固定调节杆,手动驱动装置,所述上驱动滚球通过上驱动滚球固定位固定连接于上固定平台上,所述下被动滚球通过下被动滚球固定位固定连接于下固定平台上,
所述上驱动滚球通过贯穿至内部的传动轴与手动驱动装置同轴连接,转动手动驱动装置带动上驱动滚球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亚印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亚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3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