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针织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3691.1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6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姚馨馨;赵衡;过志良;冯培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恒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02 | 分类号: | D04B1/02;D04B1/14;D04B1/18;D04B1/16 |
代理公司: | 32227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宁;张欢 |
地址: | 21419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毛 纱线 弹性针织面料 保温纤维 弹性收缩 改性纤维 中间层 氨纶 长丝 共混 聚丙烯中空纤维 本实用新型 拉毛起绒 毛绒结构 面料弹性 面料加工 纱线交织 外界环境 中空纤维 聚酯 拉伸 绒毛 老化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性针织面料,其能解决现有弹性针织面料中由于添加氨纶,多次拉伸后氨纶很容易老化,造成面料弹性大大损失,以及需要通过拉毛起绒处理才能获得毛绒结构,增加了面料加工工序和加工成本的问题。其包括与人体相接触的仿毛层、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外层以及连接仿毛层和外层的中间层,仿毛层由至少一种高F数纱线织成,高F数纱线为D/F范围在0.5~1.6之间的纱线,仿毛层的表面具有绒毛;中间层由保温纤维织成,保温纤维为聚丙烯中空纤维及其改性纤维或聚酯中空纤维及其改性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外层由弹性收缩丝与普通纱线交织而成,弹性收缩丝为PTT/PET共混长丝或PBT/PET共混长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领域,具体为一种弹性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氨纶具有优异的弹性性能,故现有的弹性针织面料中,大多会添加氨纶,但是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经过多次拉伸和水洗后,氨纶很容易老化,造成面料弹性大大损失,严重影响面料的使用,并且,如果想在面料表面形成毛绒结构,改善面料的亲肤保暖性能,还需要对面料染色、定型后再进行拉毛起绒处理,增加了面料加工工序和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弹性针织面料中由于添加氨纶,多次拉伸后氨纶很容易老化,造成面料弹性大大损失,以及需要通过拉毛起绒处理才能获得毛绒结构,增加了面料加工工序和加工成本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性针织面料,其面料弹性即使多次拉伸后也不会损失,并且自带绒毛结构,无需拉毛起绒处理,保暖性能也好。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弹性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与人体相接触的仿毛层、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外层以及连接所述仿毛层和所述外层的中间层,所述仿毛层由至少一种高F数纱线织成,所述高F数纱线为D/F范围在0.5~1.6之间的纱线,所述仿毛层的表面具有绒毛;所述中间层由保温纤维织成,所述保温纤维为聚丙烯中空纤维及其改性纤维或聚酯中空纤维及其改性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外层由弹性收缩丝与普通纱线交织而成,所述弹性收缩丝为PTT/PET共混长丝或PBT/PET共混长丝。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外层中的所述弹性收缩丝的集圈面积占所述外层的总面积的60%-90%。
所述面料由两针道的上针盘和两针道的下针筒针织形成,且以4个纵行和8路为一个循环,其中,第1个纵行中,第1、3、4、6、7、8路为上针浮线,第2路为上针成圈,第5路为上针集圈;第2个纵行中,第1路为上针集圈,第2、3、4、5、7、8路为上针浮线,第6路为上针成圈;第3个纵行中,第1、6、7路为下针集圈,第2、5路为下针浮线,第3、4、8路为下针成圈;第4个纵行中,第1、6路为下针浮线,第2、3、5路为下针集圈,第4、7、8路为下针成圈。
所述1、5路采用所述保温纤维,所述2、6路采用所述高F数纱线,所述3、7路采用所述普通纱线,所述4、8路采用所述弹性收缩丝。
所述面料的门幅为130cm ~150cm。
所述面料的克重为190 g/m2 ~260g/m2。
所述中间层的厚度大于所述仿毛层的厚度,所述仿毛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外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恒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恒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36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停经架保护装置
- 下一篇:针织织片的包边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