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排污的水产养殖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3266.3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0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祝璟琳;杨弘;李大宇;肖炜;邹芝英;曹勇;喻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B01D36/04;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仓 电磁排污阀 锥形排污口 回水池 水产养殖 本实用新型 循环系统 自动排污 总回水管 控制箱 养殖桶 排出循环系统 隔离网罩 固体污垢 排污技术 污水流速 回流水 回水口 减速板 沉降 污垢 连通 隔离 排污 污水 | ||
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排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排污的水产养殖循环系统,包括若干个养殖桶,所述养殖桶的回水口通过总回水管与锥形沉淀仓连通,所述锥形沉淀仓置于回水池内,且在所述锥形沉淀仓内设有用于将总回水管流进锥形沉淀仓内污水流速降低的回流水减速板,在所述锥形沉淀仓顶部设有用于隔离污水中污垢的隔离网罩,所述锥形沉淀仓底部的锥形排污口置于回水池的底部,所述锥形排污口设有电磁排污阀,所述电磁排污阀与控制箱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回水池中设置锥形沉淀仓,并在锥形沉淀仓底部的锥形排污口设置电磁排污阀,并通过控制箱控制电磁排污阀定时排污,能够有效将沉降下来的固体污垢排出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循环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排污的水产养殖循环系统,属于水产养殖排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人们需要向水中投放饵料,这些饵料一部分被吃掉,一部分沉降到水底,在养殖桶底部形成残饵粪便等固体杂物;水产养殖循环系统是将养殖废水处理后再重新利用的一种技术,但是现有的循环系统,运行成本较高,结构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排污的水产养殖循环系统,通过在回水池中设置锥形沉淀仓,并在锥形沉淀仓底部的锥形排污口设置电磁排污阀,并通过控制箱控制电磁排污阀定时排污,能够有效将沉降下来的固体污垢排出循环系统,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排污的水产养殖循环系统,包括若干个养殖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桶的回水口通过总回水管与锥形沉淀仓连通,所述锥形沉淀仓置于回水池内,且在所述锥形沉淀仓内设有用于将总回水管流进锥形沉淀仓内污水流速降低的回流水减速板,在所述锥形沉淀仓顶部设有用于隔离污水中污垢的隔离网罩,所述锥形沉淀仓底部的锥形排污口置于回水池的底部,所述锥形排污口设有电磁排污阀,所述电磁排污阀与控制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回水池的侧壁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从上到下贯穿整个回水池的侧壁,所述水位传感器通过数据总线与控制箱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回水池上部设有电磁补水阀,进水管通过电磁补水阀与回水池连通,所述电磁补水阀通过电磁补水阀控制线与控制箱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循环泵、高速过滤砂缸和紫外杀菌器,所述回水池通过循环泵与高速过滤砂缸连通,所述高速过滤砂缸经紫外杀菌器与多个养殖桶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通过循环泵控制线与控制箱连接,所述紫外杀菌器通过杀菌器控制线与控制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桶的进水口设有进水阀,排水口设有排水阀,回水口设有回水阀,且所有的进水口连通,所有的回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回流水减速板将锥形沉淀仓分隔为大小不同的两个容置空间,分别为大容置空间和小容置空间,所述总回水管与小容置空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排污阀通过电磁排污阀控制线与控制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回水池中设置锥形沉淀仓,锥形沉淀仓设置回流水减速板和隔离网罩,保证回流水中的固体污垢沉淀在锥形沉淀仓底部,并在锥形沉淀仓底部的锥形排污口设置电磁排污阀,并通过控制箱控制电磁排污阀定时排污,能够有效将沉降下来的固体污垢排出循环系统;
2)本实用新型在回水池的侧壁设置了水位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排污过程中的水位,并在回水池的上部设置了电磁补水阀,当水位降低到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电磁补水阀打开进行注水,补充系统排污导致的水量流失,确保系统在正常水位运行;
3)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排污的水产养殖循环系统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32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样沉淀装置
- 下一篇:水泥窑CCS系统生产废水再利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