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胃内积气排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8679.2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6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内积 排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胃内积气排出器,包括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一端一体连接有胃管固定头,输送管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医用阀,所述输送管表面设置有刻度线,输送管表面设置有分管连接口,分管连接口表面设有第二医用阀,分管连接口末端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贯穿在固定带的内部,固定带为伸缩带材质,固定带一端外表面缝合固定有尼龙搭扣上粘面。该一次性胃内积气排出器可以通过关闭第一医用阀,打开第二医用阀,使患者胃部的积气和内容物在不施加负压的情况下通过排气管自动流出,由此避免医护人员对患者胃部进行排气时导致患者胃部出现出血的情况,而通过一次性更换排气管的方式,安全卫生,且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次性胃内积气排出器。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在临床实施心肺复苏急救中,很多患者因为复苏囊加压给氧复苏会出现胃部积气,而临床常采用胃管末端链接注射器,由护理人员间断抽吸或给病人实施胃肠减压、排气,但护理人员间断抽吸会增加工作量,而且外力抽吸和使用胃肠减压器可能因为吸引的负压而增加患者胃粘膜损伤、出血的风险,从而为患者的生命带来了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胃内积气排出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胃部排气时会因为增加负压而增加患者胃部出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一次性胃内积气排出器,包括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表面设置有刻度线,输送管一端一体连接有胃管固定头,输送管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医用阀,所述输送管表面设置有分管连接口,分管连接口表面设有第二医用阀,分管连接口末端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贯穿在固定带的内部,固定带为伸缩带材质,固定带一端外表面缝合固定有尼龙搭扣上粘面,固定带另一端内侧壁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有尼龙搭扣下粘面,所述分管连接口一侧粘合固定有横杆,横杆设置的连接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流器,防流器一侧粘合固定有密封塞,且密封塞与分管连接口结构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通过套设的方式固定在分管连接口的内部,且分管连接口与输送管为一体结构,并且分管连接口设置在输送管的末端,分管连接口与输送管构成垂直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两端端头通过固定带两端的尼龙搭扣上粘面和尼龙搭扣下粘面构成固定结构,并且固定带的数量不少于2个。
优选的,所述防流器通过连接轴与横杆构成转动结构,且防流器一侧的密封塞的长度与分管连接口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密封塞顶端到横杆底部之间的距离与防流器左侧到分管连接口右侧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密封塞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该一次性胃内积气排出器可以通过关闭第一医用阀,打开第二医用阀,使患者胃部的积气和内容物在不施加负压的情况下通过排气管自动流出,由此避免医护人员对患者胃部进行排气时导致患者胃部出现出血的情况,而通过一次性更换排气管的方式,安全卫生,且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通过固定带可以将排气管与输送管固定在一起,由此避免排气管和输送管缠绕在一起,影响医护人员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胃内积气排出器输送管和排气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8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