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塔内多级降温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7276.0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6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杨;段浩然;陈艺秋;李佳晔;胡凯妮;姚杰;朱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B01D53/26;B01D50/00;F23J15/06;F23J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除 本实用新型 微细颗粒物 多级降温 协同 颗粒物 烟气 污染物 凝结 工业废气净化 湿法脱硫塔 石灰石 分级冷凝 能源领域 石膏湿法 脱硫工艺 管束 除雾器 工程量 液换热 和浆 冷源 应用 节约 外部 环保 改进 改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塔内多级降温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系统,属于工业废气净化环保及能源领域。针对当前对于烟气中可凝结颗粒物与微细颗粒物的控制需求,在广泛应用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基础上进行设计改进。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在湿法脱硫塔内除雾器下方和浆池中部分别设置气‑液和液‑液换热管束,采用外部冷源实现烟气在塔内的分级冷凝降温,从而同时实现可凝结颗粒物与微细颗粒物的协同脱除以及SO2脱除效率的提升,具有系统简单、改造工程量小、节约占地面积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塔内多级降温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系统,属于工业废气净化环保及能源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因此,控制燃煤烟气污染物排放是我国治理大气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当前燃煤电厂全面推进烟气超低排放的形势下,进一步控制烟气中可凝结颗粒物也日渐提上日程。同时在燃煤电厂环保运营压力日趋增大的现状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现有环保设施的协同脱除作用实现可凝结颗粒物的有效控制,成为燃煤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当前燃煤电厂应用最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是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如能够在此技术基础上做局部的改进,实现可凝结颗粒物与微细颗粒物的高效脱除,则对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专利,如CN 107676805 A——《一种高效取水消白烟协同脱除污染物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是在湿法脱硫塔后设置烟气深度降温装置,实现污染物的协同脱除。但由于需要单独设置烟气换热装置,存在占地面积及投资较大,且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
再如CN 104879764 B——《深度余热回收协同脱除烟气中污染物的装置及方法》,是通过在静电除尘器与湿法脱硫塔前分别设置烟气降温装置,利用静电除尘器与湿法脱硫塔协同脱除烟气中污染物。但此方法同样需要单独设置烟气换热装置,存在占地面积及投资较大,且烟温降低幅度有限及可凝结颗粒物脱除效率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当前对于烟气中可凝结颗粒物与微细颗粒物的控制需求,在广泛应用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基础上,提出一种塔内多级降温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塔内多级降温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系统,包括湿法脱硫吸收塔,所述湿法脱硫吸收塔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脱硫吸收塔内设置有浆液池下层区、液-液换热管束、浆液池上层区、石灰石浆液喷淋层、气-液换热管束和高效除雾器;所述浆液池下层区和浆液池上层区相邻布置在湿法脱硫吸收塔的底部,且浆液池上层区位于浆液池下层区的上方,所述浆液池下层区和浆液池上层区之间设置有液-液换热管束,所述液-液换热管束与浆液池下层区和浆液池上层区均接触;所述石灰石浆液喷淋层设置在浆液池上层区的上方,且石灰石浆液喷淋层与浆液池下层区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浆液池上层区和石灰石浆液喷淋层之间;所述气-液换热管束设置在石灰石浆液喷淋层的上方,且气-液换热管束通过管路与液-液换热管束连通;所述高效除雾器设置在气-液换热管束的上方,所述排气口设置在高效除雾器的上方。
更具体而言,所述气-液换热管束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液-液换热管束的进水口连通。
上述的塔内多级降温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系统的工作方法如下:烟气通过进气口进入湿法脱硫吸收塔后,先经过石灰石浆液喷淋层进行SO2的脱除,在脱除SO2的同时实现第一级降温,然后经过气-液换热管束实现第二级降温,之后经过高效除雾器脱除烟气携带的雾滴以及冷凝团聚后的微细颗粒物与可凝结颗粒物,最终通过排气口从湿法脱硫吸收塔排出。
液-液换热管束和气-液换热管束内部的换热介质为水,水源根据外部条件可以采用开式循环;也可以采用闭式循环,经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却后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7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旋流喷淋塔
- 下一篇:一种可脱硫除尘的旋风洗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