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的吸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96337.8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5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郑子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5/00 | 分类号: | F04B45/00;F04B37/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宏德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6 | 代理人: | 李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碗 驱动板 吸气装置 磁极柱 吸气泵 泵体 电磁铁 本实用新型 吸气 磁铁块 排气腔 吸力 排气效率 气流通道 同一方向 吸气系统 压缩效率 电磁力 弧形状 两套 转动 驱动 压缩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的吸气装置,其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电磁铁和吸气泵;其中电磁铁为E字型,包括向同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磁极柱、第二磁极柱、第三磁极柱;吸气泵包括泵体、皮碗件、驱动板以及磁铁块,皮碗件包括排气腔,在泵体上设置有两条气流通道,在泵体的两侧均连接有一个皮碗件,两个皮碗件上均连接有驱动板,磁铁块设置在驱动板的一端从而能受电磁力控制带动驱动板转动,进而控制皮碗件的排气腔的压缩和扩张。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的吸气装置通过设置E字形电磁铁,使其驱动吸气泵上的两套吸气系统进行吸气工作,且驱动板向靠近皮碗件的方向弯曲成弧形状,使得压缩效率高,排气效率高,吸气连续且吸力强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气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吸气装置。
背景技术
吸气装置也叫真空发生装置,是一种利用正压气源产生负压的真空元器件,其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中机械,电子,包装,印刷,塑料及机器人等领域,如作为机械手吸取抓取物件的吸气动力源;市场上吸力强劲的吸气装置一般体积都较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而对用于精细化、小型产品领域的吸气装置都有小型化,轻量化的要求,而现有技术中的小型的吸气装置由于排气动力不足,排气效率较低,吸力较小的问题。
故需要提供一种高效的吸气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的吸气装置,其通过设置E字形电磁铁,使其驱动吸气泵上的两套吸气系统进行吸气工作,且驱动板向靠近皮碗件的方向弯曲成弧形状,使得压缩效率高,排气效率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气装置由于排气动力不足,排气效率较低,吸力较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的吸气装置,其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电磁铁和吸气泵;
其中,所述电磁铁为E字型,包括向同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磁极柱、第二磁极柱、第三磁极柱以及绕设在所述第二磁极柱上的线圈,所述第二磁极柱位于所述第一磁极柱和所述第二磁极柱之间,所述第一磁极柱和所述第三磁极柱的磁性方向相同,所述第二磁极柱的磁性方向与所述第一磁极柱的磁性方向相反;
所述吸气泵与三个磁极柱对向设置,包括泵体、皮碗件、驱动板以及磁铁块,所述皮碗件包括排气腔;
在所述泵体上设置有两条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为进气口和出气口,两条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孔口分别位于所述泵体的两侧,在所述泵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出气孔,在所述泵体的两侧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皮碗件,两个所述皮碗件上均连接有所述驱动板;
所述驱动板一端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泵体上,另一端的第二端部连接有所述磁铁块,所述皮碗件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一个所述磁铁块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一磁极柱,另一个所述磁铁块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三磁极柱,从而通过磁力带动所述驱动板转动,进而控制所述皮碗件的排气腔的压缩和扩张;
所述皮碗件密封连接在所述泵体上,且所述泵体上的出气口和出气孔位于所述排气腔内,在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在所述出气孔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单向导通方向由所述气流通道指向所述排气腔,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单向导通方向由所述排气腔指向所述出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泵体由两个配对块连接组合而成,在两个所述配对块之间设置有远离所述电磁铁一端的衔接区和靠近所述电磁铁一端的间隙区,所述衔接区内设置密封垫,在所述配对块靠近所述密封垫的一面上设置有沉槽,所述沉槽通过所述密封垫的密封形成所述气流通道,所述间隙区连通外部大气,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排气腔和所述间隙区。
进一步的,在所述配对块的间隙区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限位块,在所述外壳内的底面上设置有两块限位板,两个所述配对块底部的两个限位块限位在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以限制所述间隙区扩开的距离,两个所述配对块顶部的两个限位块限位在限位件的限位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63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蠕动泵及打印机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减振降噪气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