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分离旁路风辊式立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46139.0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9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材粉体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5/00 | 分类号: | B02C15/00;B02C23/3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机壳体 选粉 切向进风口 喷口 本实用新型 进风口 预分离 磨盘 辊式 立磨 分离器 体内 环形分布 环形风道 环形气流 气流阻力 选粉壳体 出料口 外圆周 涡流板 补风 风量 供风 壳体 磨辊 内壁 排出 外排 分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预分离旁路风辊式立磨,包括磨机壳体,在磨机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磨盘以及磨辊,在磨盘的外圆周与磨机壳体之间设置有喷口环,在喷口环下部的磨机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气体进入进风口到磨机壳体内形成一环形气流,从喷口环中通过,在壳体的底部设有将颗粒排出磨机壳体的外排出料口,在磨机壳体中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分布的涡流板,并在该处的磨机壳体上设置有切向进风口,该切向进风口由一补风环形风道供风,均匀地分配风量给各个切向进风口;在磨机壳体的上部设置有选粉壳体,在选粉壳体内设置有选粉分离器。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气流阻力,有利于选粉浓度的降低,提高选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式立磨,特别涉及一种预分离旁路风辊式立磨。
背景技术
辊式立磨是一种料床粉磨设备,广泛应用于建材、电力及冶金等行业,用于粉磨中脆性物料,形成细粉物料。
辊式立磨的机械术语名称(学名)为:辊式磨,与水平放置工作的球磨机比较,由于这种磨机是站立式工作方式,水泥行业内习惯称其为:立式磨,又称:碾磨机。1790年在英国应用于工业生产,到1928年德国人才正式将立式磨应用于水泥工业的煤粉制备;我国于1978年引进了德国的立式磨,1984年才开始进行立式磨机技术及装备的国产化研究,并制成了首台样机投入工业运行。
立磨是利用料层粉磨原理进行粉磨物料的一种研磨机械,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水泥、煤炭、电力等行业。它是一种全风扫式磨机,通过磨辊与磨盘的相对运动将物料粉碎,并靠热风将磨细的物料烘干、带起,由分级装置在磨内分级,粗粉落入磨盘重新被粉碎;成品利用气流送出磨外由收尘器收集。具体过程:入磨物料经过磨辊的挤压,在离心力作用下从磨盘沉落到喷口环处,靠该处的高速旋流风吹起,吹散,金属、重矿石等将沉降到喷口环下排出。细粉带到立磨上部,经分离器分选,成品随同气体进入收尘器收集起来,而那些粗颗粒则受重力作用,落入到内锥体内并通过下料中心管沉降到磨盘上,靠离心力进入新一轮的循环。由此,经多次循环,颗粒与气体之间传热使水分蒸发。
立式磨能量利用率高于球磨机。它集细碎、烘干、粉磨、选粉、输送为一体,具有粉磨效率高、电耗低(比球磨机节电20~30%)、烘干能力大、产品细度调节方便、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噪音低(比球磨机低20分贝)、金属消耗少、检修方便等优点。
现有的辊式立磨在生产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在生产中一般采用R80um细度筛余控制,对水泥生产线上的生料粉制备来说,一般控制在15-20%,R200um细度筛余控制在1-2%,在实际生料粉中,要想达到这个控制指标,大多数颗粒是小于60um以下的颗粒,而通过喷口环吹起的大多数颗粒中有很多都是较大的,肯定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也不需要带进上部选粉机内进行选粉,这些粗颗粒需要再一次粉磨。
磨机一般压差较大,即气体阻力较大,主要原因就是上升气流粉尘浓度较大,我们不需要进入选粉的粗粉颗粒太多,存在大量的内循环,如果强行带上去,肯定会导致向上运动的气流阻力较大,立磨压差普遍较高,一般在6000-10000Pa之间,这么大的阻力,需要消耗大量的能耗,直接增加了能耗的上升,同时也降低了选粉机的选粉效率。因此需要解决内部浓度太高的问题。
另外立磨内部的气体全部是由喷口环处进入的,在立磨下部提升物料的风量要小于选粉风量,下部喷口环进入的风量能够将细粉吹起并带向上部选粉机处就行了,不要用太多的风量,如大幅度降低风量,肯定会节能。降低喷口环处的风量,同时会增大外排物料循环量,这也是目前大家提倡并推崇的外循环磨的工艺,将外排的物料量增大,减少用气体输送的物料量,从而降低磨内能耗。加大外排物料量,并不消耗多大的能源,而如果用气流提升物料的方式,将会消耗较大的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预分离旁路风辊式立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材粉体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材粉体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61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胶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碾压机的碾盘
- 下一篇:一种立磨磨盘增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