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片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2276.0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9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军;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王运佳;张向琨 |
地址: | 810000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座 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 定位结构 连接组件 辊体 极片处理装置 辊轮 本实用新型 两端延伸 箱体外部 轴承连接 地连接 轴承夹 轴承 转动 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片处理装置,其包括箱体、辊轮、定位结构以及连接组件。定位结构设置于箱体内。辊轮包括辊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从辊体的两端延伸,第一连接部远离辊体的端部与定位结构配合,第二连接部延伸到箱体外部。连接组件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转动地连接到箱体。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连接于第二连接部,第一轴承座固定于箱体,第二轴承座位于第一轴承座上侧且连接于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夹持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之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中,电池的极片需要经过涂布、干燥、辊压、分切等多个工序,而在所述多个工序中,极片都需要在辊轮的引导下走带。以干燥工序为例,极片需要穿过干燥箱内的多个辊轮;然而,由于磨损等原因,辊轮通常需要进行多次拆装,每次拆装都需要重新校正辊轮的水平度、平行度,花费的时间长,影响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处理装置,其能简化辊轮的拆装工艺,节省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片处理装置,其包括箱体、辊轮、定位结构以及连接组件。定位结构设置于箱体内。辊轮包括辊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从辊体的两端延伸,第一连接部远离辊体的端部与定位结构配合,第二连接部延伸到箱体外部。连接组件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转动地连接到箱体。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连接于第二连接部,第一轴承座固定于箱体,第二轴承座位于第一轴承座上侧且连接于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夹持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定位结构设有凹槽,第一连接部远离辊体的端部插入凹槽;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设有凹槽,定位结构插入凹槽。其中,所述凹槽为锥形槽。
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均设置于箱体外侧。
定位结构与箱体一体形成。
第一轴承座与第一轴承接触的面为半圆面,第二轴承座与第一轴承接触的面为半圆面。
所述极片处理装置还包括加热器,设置于箱体。
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压盖,连接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且第一轴承位于第一压盖和箱体之间。
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座和第二压盖,第三轴承座固定于箱体,第二轴承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轴承座,第二压盖固定于第三轴承座。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座和第二压盖均位于定位结构的内侧。
所述极片处理装置还包括带轮,固定于第二连接部且位于箱体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本申请中,定位结构和第一轴承座的位置始终是固定的,因此,在装配时,只要将辊轮的第一连接部与定位结构配合、将辊轮的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轴承座配合,就可以对辊轮的两端进行定位,保证辊轮的位置精度,无需重新校准,从而节省时间,提高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极片处理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极片处理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极片处理装置的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极片处理装置的连接组件的一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极片处理装置的连接组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6为图5省略第一压盖后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极片处理装置的又一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2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