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伞的上下巢限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23557.0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3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市东晨服饰制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08 | 分类号: | A45B25/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陆文俊 |
地址: | 2133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巢 下巢 限位榫 下端 限位槽 限位结构 连接圈 上下巢 下端面 弧面 伞骨 本实用新型 上下设置 周向限位 等间隔 同轴线 上端 长骨 短骨 套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的上下巢限位结构,包括上巢和下巢,上巢和下巢同轴线上下设置;上巢包括用于连接伞骨的长骨的上巢连接圈和上巢基座,上巢基座的主体下端呈管状,且上巢基座的下端面等间隔设有2至8个限位榫,限位榫在径向具有与上巢基座的管状的主体下端对应的弧面;下巢包括用于连接伞骨的短骨的下巢连接圈和下巢基座;下巢基座的主体上端呈与上巢基座的主体下端对应的管状,且下巢基座的下端面设有与限位榫对应的限位槽,限位槽在径向具有与下巢基座的管状的主体下端对应的弧面;下巢由限位槽套在上巢的限位榫上时被周向限位。该结构使得上巢和下巢之间较为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特别涉及一种伞的上下巢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伞的基本组成结构包括伞面、伞骨、中棒、上巢、下巢以及伞柄,伞骨的长骨一端与上巢连接、短骨一端与下巢连接,伞面设置在伞骨上,中棒同轴线穿过上巢及下巢,伞柄设置在中棒底部,伞处于收合状态时,下巢位于中棒底部,伞打开时,下巢向上运动至抵到上巢而止,伞面随伞骨打开,而目前在大风天气时,由于大风的吹击,伞面会发生位移,而伞骨是分别与上巢和下巢连接,伞面发生位移时,由于上巢是相对固定的,因此短骨会带动下巢转动,从而引起伞骨出现故障损坏;另外用伞结束进入室内时,通常使用者会都转动雨伞来抖落雨珠,操作手柄转动伞体时,同样由于上巢是相对固定的,因此下巢会相对中棒有转动,如用力过大,导致下巢转动幅度过大,同样会损坏伞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上巢和下巢相对结构稳定的伞的上下巢限位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伞的上下巢限位结构,包括上巢和下巢,上巢和下巢同轴线上下设置;上巢包括用于连接伞骨的长骨的上巢连接圈和上巢基座,上巢基座的主体下端呈管状,且上巢基座的下端面等间隔设有2至8个限位榫,限位榫在径向具有与上巢基座的管状的主体下端对应的弧面;下巢包括用于连接伞骨的短骨的下巢连接圈和下巢基座;下巢基座的主体上端呈与上巢基座的主体下端对应的管状,且下巢基座的下端面设有与限位榫对应的限位槽,限位槽在径向具有与下巢基座的管状的主体下端对应的弧面;下巢由限位槽套在上巢的限位榫上时被周向限位。
进一步的,限位榫呈三角形。
更进一步的,限位榫的数量为2个,且采用等腰三角形状的限位榫。
进一步的,上巢连接圈与上巢基座为一体件
进一步的,上巢连接圈安装在上巢基座上。
进一步的,下巢连接圈与下巢基座为一体件。
进一步的,下巢连接圈安装在下巢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施例的伞的上下巢限位结构通过上下巢之间设置榫槽连接的形式使得下巢由收合位置向打开位置运动时,下巢由限位槽套在上巢的限位榫上,上下巢之间的榫槽连接有效地防止下巢相对上巢及中棒转动,有效防止伞骨在大风天气或者外力抖动时受力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伞的上下巢限位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伞的上下巢限位结构的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巢相对上巢发生位移时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上巢1,上巢连接圈11,上巢基座12,限位榫12-1,下巢2,下巢连接圈21,下巢基座22,限位槽22-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市东晨服饰制伞有限公司,未经溧阳市东晨服饰制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235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遮阳伞骨架
- 下一篇:一种携带方便的纸手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