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雾化器及电子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7432.0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4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姚浩锋;周军晓;宋来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瀚星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外壳 雾化组件 气流通道 电极座 电子雾化器 容置空间 吸嘴组件 本实用新型 第二腔室 第一腔室 吸嘴底座 烟雾通过 传统电子 透明外壳 用户体验 组件包括 组件形成 电子烟 雾化器 连通 烟雾 观察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吸嘴组件、雾化组件和电极座组件,吸嘴组件包括固定外壳以及与固定外壳连接的吸嘴底座,固定外壳包括第一腔室,电极座组件包括第二腔室,电极座组件与吸嘴底座连接,以使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形成容置空间,雾化组件容置于容置空间内,雾化组件与固定外壳之间具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用于使雾化组件产生的烟雾通过,固定外壳为透明外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器改变了传统电子雾化器的气流通道,通过将雾化组件置于吸嘴组件和电极座组件形成的容置空间中,在雾化组件和固定外壳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在烟雾通过固定外壳时观察到烟雾的流动和流量,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雾化器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现代人类已经意识到香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香烟烟雾对大气环境尤其是室内环境的污染。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类对自身身体健康以及对社会环境尤其是室内环境越来越重视,近年来电子烟则应运而生。电子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气流感应或者按键使电池工作连通雾化器,蒸发烟油雾化,达到与抽烟相似效果;其中,雾化器是电子烟的核心部件,在通电情况下雾化芯中发热丝发热,贴近发热丝的吸油棉上的烟油汽化形成烟雾,经过气流通道到达人口中。目前雾化器的结构都是雾化芯置于中心,雾化芯外侧为储油结构,气流在内侧流动,从而使得烟雾从雾化芯中间经吸嘴排出,在外观上看不到烟雾的流动,极大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雾化器,改变了烟雾的气流通道,提高烟雾视感和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吸嘴组件、雾化组件和电极座组件,所述吸嘴组件包括固定外壳以及与所述固定外壳连接的吸嘴底座,所述固定外壳包括第一腔室,所述电极座组件包括第二腔室,所述电极座组件与所述吸嘴底座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形成容置空间,所述雾化组件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雾化组件与所述固定外壳之间具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用于使所述雾化组件产生的烟雾通过,所述固定外壳为透明外壳。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极座组件与吸嘴底座连接,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形成容置空间,雾化组件容置其中并与固定外壳之间具有气流通道,且固定外壳为透明外壳,因此,可以使雾化组件产生的烟雾通过气流通道,并通过固定外壳观察到气流通道中烟雾的流动和大小;而在现有技术中,雾化组件位于电子雾化器中央,烟油进入雾化组件内,经雾化产生的烟雾直接由雾化组件内进入吸嘴组件,而在电子雾化器外无法观测到烟雾的流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器改变了烟雾的气流通道,可以观察到烟雾的流动,提高视感和用户体验。
可选的,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储油结构和嵌入所述储油结构内的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漏油腔,所述漏油腔靠近所述电极座组件,且所述漏油腔具有一底壁,所述底壁靠近所述电极座组件,所述漏油腔的外周壁设置有漏油孔,所述漏油腔外依次套设有吸油套和发热套。
在本实用新型中,烟油通过储油结构进入雾化芯中,即进入漏油腔内,通过漏油孔渗入至吸油套上,再经过发热套加热雾化,从而形成烟雾。在现有技术中,漏油结构不具有底壁和漏油孔,烟油直接通过漏油腔室从漏油腔室底部流出,渗入漏油腔底部的吸油套上,此时烟油会快速渗入,吸油套达到最大吸油量时,就会造成漏油的现象,而在本实用新型中,烟油经过漏油腔,该漏油腔具有底壁,只能从漏油腔外周壁上的从漏油孔渗出,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烟油可以缓慢渗出,不至于造成漏油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发热套的材质为镍、钛或SUS316L不锈钢。
可选的,所述漏油孔均匀分布在所述漏油腔的外周壁上。在本实用新型中,漏油孔孔径的大小,以及在漏油腔外周壁的分布可以根据烟油渗出速度进行设计,在此不作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瀚星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瀚星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74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烟旋转盖
- 下一篇:电子烟及其雾化器和发热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