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0408.1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7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田丙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一耐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67 | 分类号: | H01M8/0267;H01M8/2465 |
代理公司: |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6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018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本体 冷却水进口 空气进口 空气流道 燃料电池双极板 冷却水出口 冷却水流场 空气出口 空气流场 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 冷却水流道 多组连接 散热 流道 连通 | ||
1.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板本体(1),所述板本体(1)上开设有氢气进口(11)以及与所述氢气进口(11)相对设置的氢气出口(12);
冷却水流场(2),所述冷却水流场(2)包括开设于所述板本体(1)上的多个冷却水进口(23)、开设于所述板本体(1)上且与所述冷却水进口(23)相对设置的多个冷却水出口(21)以及开设于所述板本体(1)任一表面上且对应连通所述冷却水进口(23)和所述冷却水出口(21)的多道冷却水流道(24);
空气流场(3),所述空气流场(3)包括开设于所述板本体(1)上的多个空气进口(31)、开设于所述板本体(1)上且与所述空气进口(31)相对设置的多个空气出口(32)、开设于所述板本体(1)另一表面上的多组空气流道(33)以及连接所述空气流道(33)一端与对应所述空气进口(31)、所述空气流道(33)另一端与对应所述空气出口(32)的多组连接流道(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本体(1)的两表面上还分别开设有围设于所述氢气进口(11)四周的第一密封凹圈(13)以及围设于所述氢气出口(12)四周的第二密封凹圈(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流场(2)还包括开设于所述板本体(1)另一表面上的两个第三密封凹圈(22),两个所述第三密封凹圈(22)分别围设于多个所述冷却水进口(23)的四周和多个所述冷却水出口(21)的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流场(2)还包括开设于所述板本体(1)表面上的第四密封凹圈(25),所述第四密封凹圈(25)将多个所述冷却水出口(21)、多个所述冷却水进口(23)和多道所述冷却水流道(24)围设于其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场(3)还包括开设于所述板本体(1)表面上的两个第五密封凹圈(36),两个所述第五密封凹圈(36)分别围设于多个所述空气进口(31)的四周和多个所述空气出口(32)的四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场(3)还包括开设于所述板本体(1)另一表面上的第六密封凹圈(35),所述第六密封凹圈(35)将多个所述空气进口(31)、多个所述空气出口(32)、多组所述空气流道(33)和多组所述连接流道(34)围设于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一耐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一耐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04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阳极流道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车辆制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