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量氧气分析用渗透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8081.6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6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陆浩;陈少清;郁光;罗鹏;潘锐;郭维;李硕;徐兵;庄鸿涛;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福劳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伍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龚英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管 微量氧气 壳体 色谱分析仪器 本实用新型 高纯氧气 管道密封 六角螺母 灵敏度 氧饱和 样品气 转接头 分析 内腔 吸附 载气 填充 氧气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微量氧气分析用渗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透管包括渗透管管道及设于渗透管管道外周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带有六角螺母的转接头将渗透管管道密封于壳体的内腔,所述的渗透管管道内填充有高纯氧气。本实用新型采用载气带入微量渗透氧气进入色谱分析仪器的方式,使仪器始终处于氧饱和状态,解决了仪器吸附样品气中微量氧气的问题,提高了色谱分析仪器在微量氧气分析中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气体分析渗透管,特别是公开一种微量氧气分析用渗透管,提高了气体分析仪器在微量氧气分析中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背景技术
气体分析仪器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分子筛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等色谱担体会吸附微量氧气,直到达到吸附解析平衡状态,即氧饱和状态。通常在进样时,样品中的氧气会使色谱担体呈饱和状态,而不做样时,色谱担体中吸附的氧气又会慢慢脱附出来,这样就会造成在进行微量氧气分析时由于被色谱担体吸附不出峰,导致无法正常检测,或者得到的分析数据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大,检测获得数据毫无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微量氧气分析用渗透管,通过微量氧气渗透原理使色谱担体始终处于氧饱和状态,从而解决色谱担体在微量氧气分析时对样品气中氧气的吸附而导致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量氧气分析用渗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透管包括渗透管管道及设于渗透管管道外周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带有六角螺母的转接头将渗透管管道密封于壳体的内腔,所述的渗透管管道内填充有高纯氧气。
所述壳体的两端与转接头连接紧固处设有密封垫。所述的渗透管管道为口径1/8in的SPK(聚酯)管道,两端密封,长度为80mm,其内填充99.999%高纯氧气,所述的壳体长度为100mm,外径为8mm,壁厚为1.0mm,所述的转接头为NPT 1/16in内螺纹转接头,所述的六角螺母为1/16in不锈钢管螺帽,所述的渗透管管道、壳体、转接头和六角螺母均为316L不锈钢部件。所述的壳体两端设有扳手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和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应用方便,有效解决了气相色谱仪器进行微量氧气分析时对样品气中的氧气的吸氧问题,提高仪器对微量氧气分析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六角螺母; 2、渗透管管道; 3、扳手卡槽;4、转接头; 5、壳体; 6、载气进口; 7、载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附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微量氧气分析用渗透管,整体为圆柱状,包括渗透管管道2及设于渗透管管道2外起保护作用的壳体5,两者均为316L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壳体5两端设有转接头4,并通过转接头4上设置的六角螺母1和密封垫配合将渗透管管道2密封于壳体5的内腔。所述的渗透管管道2为口径1/8in的SPK(聚酯)管道,两端密封,长度为80mm,其内预先采用注射器注射的方式填充入99.999%高纯氧气。所述的壳体5长度为100mm,外径为8mm,壁厚为1.0mm。所述的转接头4为NPT 1/16in内螺纹转接头。所述的六角螺母1为1/16in不锈钢管螺帽。所述的转接头4和六角螺母1均采用316L不锈钢制成。为方便安装,在所述的壳体5两端设有扳手卡槽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接头4连接于色谱分析仪载气气路上。由于渗透管管道2采用SPK管道,其内充填满的99.999%高纯氧气会缓慢渗透至壳体5与渗透管管道2之间的空腔内。而载气经本实用新型的载气进口6进入壳体5内部,并自载气出口7流出,同时将渗透至壳体5与渗透管管道2之间的空腔内的氧气也一并带走进入后端色谱柱,使后端色谱柱始终保持对氧气的饱和状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渗透管管道2内的高纯氧气已基本渗透完,此时只需打开转接头4,取出更换新的渗透管管道2即可。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色谱担体对微量氧气分析时色谱柱吸氧的问题,提高仪器对微量氧气分析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福劳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伍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福劳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伍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8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