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固定支架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3485.1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6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斯琦;贾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15 | 分类号: | B60N2/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郑俊彦;许文娟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边 固定支架 后轮罩内板 汽车后排座椅 轮罩内板 侧面 补强板 固定支架本体 焊接工艺 焊点 四边 本实用新型 安全系数 半封闭式 垂直连接 盒体结构 凸起形状 应力集中 中部凸起 轻量化 模态 整车 车身 焊接 汽车 节约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固定支架及汽车,所述汽车后排座椅固定支架通过后轮罩内板补强板焊接于后轮罩内板上,整体为半封闭式凸起形状,固定支架本体中部凸起,从而焊接到后轮罩内板后形成盒体结构,固定支架四边均设置有焊接边,包括第一侧面轮罩内板焊接边,第二、三侧面轮罩内板补强板焊接边,以及第四侧面焊接边,所述第四侧面焊接边与固定支架本体垂直连接,且所述第四侧面焊接边与轮罩内板补强板和后轮罩内板均有焊点相连。解决了因焊接工艺造成的应力集中导致固定支架强度不合格的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车身轻量化,节约了开发成本,对整车级的模态、安全系数的提升有很大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固定支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绝大多数车型会安装后排座椅固定支架。目前乘用车后排座椅固定支架主要分布于后轮罩内板上。常见的后排座椅固定支架形式为自焊接结构、以及大型盒体结构两种。其中,自焊接结构需额外增加一道焊接工艺,零件质量和体积均较大,不易于其他零件焊接;大型盒体结构受力分布较为合理,但零件质量和体积均较大,且不易焊接。另外,目前也有少部分汽车在设计时不考虑座椅固定支架的问题,不安装后排座椅固定支架,但这种车型往往侧碰安全性相对于装有座椅固定支架的车型来说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根据各主机厂的性能控制目标、重量控制目标等综合考量进行设计,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固定支架,解决了因焊接工艺造成的应力集中导致固定支架强度不合格的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车身轻量化,节约了开发成本,尽量加大后排座椅固定支架安装强度要素,以达到最优的性价比,对整车级的模态、安全系数的提升有很大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固定支架,所述汽车后排座椅固定支架通过后轮罩内板补强板焊接于后轮罩内板上,整体为半封闭式凸起形状,固定支架本体中部凸起,从而焊接到后轮罩内板后形成盒体结构,固定支架四边均设置有焊接边,包括第一侧面轮罩内板焊接边,第二、三侧面轮罩内板补强板焊接边,以及第四侧面焊接边,所述第四侧面焊接边与固定支架本体垂直连接,且所述第四侧面焊接边与轮罩内板补强板和后轮罩内板均有焊点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中部凸起中轴线位置上设置有后排座椅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三侧面轮罩内板补强板焊接边上分别设置一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三侧面轮罩内板补强板焊接边及部分第四侧面焊接边通过预焊点将所述固定支架预焊于后轮罩内板补强板上。
进一步的,第一侧面轮罩内板焊接边及部分第四侧面焊接边通过焊点将所述固定支架和后轮罩内板补强板整体再焊接在后轮罩内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为一体式金属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由钣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
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安装有上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固定支架,先将后排座椅固定支架与后轮罩内板补强板进行预焊接,有效提高焊接精度,同时有效限制固定支架在后轮罩内板补强板上的位置,之后再将固定支架和后轮罩内板补强板作为一整体与后轮罩内板进行焊接,形成一种盒体结构,尤其所述第四侧面焊接边上与后轮罩内板间的焊点为三层焊,大大提高了局部强度;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固定支架,结构简单、体质质量均较小,因此在生产时模具较小,模具费用以及夹具费用较低,同时所需原料较少,因此可有效降低零件生产成本,有效实现车身的轻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3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