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节式胃肠科护理用减压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6230.6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0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吴胜娟;姚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管 蠕动 护理 防脱 气管 本实用新型 引流 充气球囊 体内位置 医疗行业 减压 充气式 流通孔 滑脱 内套 气囊 疏通 堵塞 拓展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调节式胃肠科护理用减压管,包括减压管、流通孔、防脱气囊、蠕动内套、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充气球囊,调节式胃肠科护理用减压管,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首先通过充气式防脱设计,能够提高减压管深入至患者体内位置的稳定,有效的防止减压管产生滑脱情况,其次通过交替蠕动结构的配合效果,能够便于减压管疏通,有效的避免减压管堵塞,继而确保了减压引流的效果,拓展了临床的实用性,利于医疗行业的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调节式胃肠科护理用减压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普外科、消化内科等医疗过程中,常施用胃肠减压治疗,以将胃肠内容物(包括气体、积液、食物残渣等)抽出体外,来降低消化道内的张力负荷,减少毒素的吸收,促进吻合口的愈合及其它消化道疾病的恢复。在治疗中常用的减压管为中空乳胶管或硅胶管,置入胃腔内的管端附近管壁上有减压孔,留在人体外的管端减压外口接负压吸引器。应用时,利用负压吸引,将胃肠内容物从减压器吸入管内排出体外,但因减压内口的负压在吸引胃肠内容物的同时,容易将胃内残渣、异物等一同吸入,因此易堵塞减压管,影响负压吸引效果,与此同时,因传统的减压管缺少有效的防脱措施,也容易在患者活动或拉扯的情况下脱离患者胃内,因此极大的影响了后续的减压效果,最终给临床的治疗应用带来隐患,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调节式胃肠科护理用减压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调节式胃肠科护理用减压管,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调节式胃肠科护理用减压管,包括减压管、流通孔、防脱气囊、蠕动内套、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充气球囊,所述的流通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流通孔均匀分布于减压管内部底端前后两侧,所述的流通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防脱气囊贯穿于减压管外部下端,所述的防脱气囊与减压管胶水相连,所述的蠕动内套位于减压管内壁,所述的蠕动内套与减压管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气管贯穿减压管内部左侧上下两端和防脱气囊内壁左侧,所述的第一气管分别与减压管和防脱气囊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气管贯穿减压管内部右侧顶端,所述的第二气管与减压管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二气管另一端与第一气管一体相连,所述的充气球囊位于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末端端口处,所述的充气球囊与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减压管顶部还设有管道接口,所述的管道接口与减压管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气管右侧上端还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的第一调节阀与第一气管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气管右侧上端还设有第二调节阀,所述的第二调节阀与第二气管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充气球囊内部还还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与充气球囊胶水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未经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6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泌尿外科导尿护理设备
- 下一篇:防尿液逆流的止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