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手指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8081.0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0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框架 大拇指套 拉绳 无名指套环 食指套环 小拇指套 中指套环 本实用新型 手指训练器 神经外科 连接筒 吊绳 医疗器械领域 上下两侧 可视化 配重件 配重块 挡块 外壁 圆台 左端 康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指训练器,主要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内设有大拇指套环,大拇指套环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远离大拇指套环的一端设有圆台挡块,支撑框架上设有若干个连接筒,连接筒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一拉绳相适应的缺口,支撑框架内的右侧设有食指套环、中指套环、无名指套环、小拇指套环,食指套环、中指套环、无名指套环、小拇指套环的左端均设有与大拇指套环相连接的第二拉绳,食指套环、中指套环、无名指套环、小拇指套环的右端均设有吊绳,吊绳远离支撑框架的一端设有配重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依靠配重件来调整训练强度,使患者可以根据康复情况进行训练强度的可视化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指训练器。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患者,尤其是偏瘫患者或脑神经损伤患者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手部功能障碍问题,手指无力、肌张力低下、手指不灵活或者手指始终并拢在一起(鸡爪形)等。在治疗过程中,只要患者的手指恢复了一点知觉就可以自主进行手指训炼,这样可以加快康复进程,缩短治疗时间。当进行手指训练时需要用到手指训练器,市场上的手指训练器有很多种,有的可以锻炼手指的握持,有的可以锻炼手指向四周张开。但是大多数训练手指张开的手指训练器中手指的训练强度多数依靠弹性件的形变进行被动调整,训练强度不可精准测量,不能实现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主动进行手指训练强度的可视化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手指训练器,它依靠配重件来调整患者的训练强度,使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康复情况主动进行手指训练强度的可视化调整。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神经外科手指训练器,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内的左侧设置有大拇指套环,所述大拇指套环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远离大拇指套环的一端设置有圆台挡块,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圆台挡块相适应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拉绳相适应的缺口,所述支撑框架内的右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食指套环、中指套环、无名指套环、小拇指套环,所述食指套环、中指套环、无名指套环、小拇指套环的左端均设置有与大拇指套环相连接的第二拉绳,所述食指套环、中指套环、无名指套环、小拇指套环的右端均设置有吊绳,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与吊绳相适应的通孔,所述吊绳与通孔滑动连接,所述吊绳远离支撑框架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
所述第一拉绳为弹性绳,且所述第一拉绳的数量至少为3根。
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
所述配重块为砝码,且所述配重块与吊绳可拆卸连接。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依靠配重件来调整患者的训练强度,使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康复情况主动进行手指训练强度的可视化调整。它是通过将神经外科患者的手指放到所述支撑框架内的大拇指套环、食指套环、中指套环、无名指套环和小拇指套环中来实现对神经外科患者的手指康复训练,使患者的手掌实现张开和抓握,且在患者进行手指训练时,可以通过调节所述配重块的重量对训练强度进行调整。患者的训练强度和康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助训练时所加配重块的重量来衡量,而配重块的重量是可以很清楚的得知的,这样使患者可以更加主动的进行手指训练,利于病情好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未经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8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脑中风患者双手协调锻炼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关节康复用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