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7762.0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8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冬玉;梁建英;高世萍;余进;杜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00 | 分类号: | H02J50/00;H02J13/00;H02B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接触供电系统 分机 地面监控 配电箱 控制器 供电系统 电火花 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 布线结构 发射线圈 控制指令 通断信号 通信连接 变流器 传统的 电参数 进出线 取电 通断 线缆 磨损 并发 滚动 监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包括配电箱和地面监控分机,配电箱中设置有控制器和n个控制开关,n为自然数,各个控制开关分别通过变流器连接一个发射线圈,控制器用于获取所有控制开关的通断信号以及控制开关进出线的电参数,并发送给地面监控分机,且根据地面监控分机的控制指令控制控制开关的通断。该非接触供电系统避免了传统的滑、滚动等取电方式引起的磨损、电火花等问题,配电箱中对外仅有通信连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线缆长度和数量,简化了非接触供电系统布线结构。通过地面监控分机监控配电箱状态,提高了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非接触供电系统在自动化输送领域、汽车充电、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普遍被看好,应用市场前景巨大。国内市场的开发也愈加得到重视,在消费电子领域开始出现一定的应用,在自动化和汽车充电领域也出现一些尝试。在国内,关于轨道交通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产品出现,更多只是对非接触感应耦合原理或控制策略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缺乏实用的技术。
西南交通大学申请号CN201410038948.6的专利《一种蜂窝式线圈的轨道交通非接触供电装置及其供电方法》,提出了一种蜂窝式线圈的轨道交通非接触供电装置及其供电方法,但是其控制器设置在供电所,且直接与变频器、开关管、拾取线圈的信号接收器相连,信号线缆数量多,接线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信号线缆数量多、接线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包括配电箱和地面监控分机,所述配电箱中设置有控制器和n个控制开关,n为自然数,各个所述控制开关分别通过变流器连接一个发射线圈,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有所述控制开关的通断信号以及所述控制开关进出线的电参数,并发送给地面监控分机,且根据所述地面监控分机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供电系统,避免了传统的滑、滚动等取电方式引起的磨损、电火花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供电系统设置有配电箱,发射线圈的控制开关以及控制开关的控制器均设置在配电箱中,对外仅有通信连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线缆长度和数量,简化了非接触供电系统布线结构。配电箱和地面监控分机连接,通过地面监控分机监控配电箱状态,提高了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该种非接触供电系统,其信号线缆数量少、接线简单,且安全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地面监控分机之间通过第一CAN总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变流器和发射线圈之间通过补偿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地面监控分机连接所述变流器,并获取所述变流器、补偿器和发射线圈的电参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地面监控分机与所述变流器之间通过第二CAN总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非接触供电系统应用于轨道及其轨道车辆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轨道车辆上的拾取机构,所述拾取机构与所述发射线圈磁场耦合拾取电能以为所述轨道车辆的车载设备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非接触供电系统还包括车载监控分机,所述车载监控分机连接所述拾取机构并获取其电参数,所述车载监控分机连接所述地面监控分机,并将所述拾取机构的电参数发送给所述地面监控分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拾取机构与所述车载监控分机之间通过第三CAN总线连接,所述车载监控分机与所述地面监控分机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7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电网智能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不同尺寸手机的无线充电支架